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影楼新闻
>
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著名摄影家梅生-让景观遗像永远留存
三江源国际摄影节 著名摄影家梅生-让景观遗像永远留存
四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既是主题展的作者,又兼具策划人的身份,使梅生成为每届摄影节的“名星”摄影家。“年年岁岁花不同”,对梅生而言,2010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因为玉树地震而有了别样的心境。
千万次的凝视只为着你——在4·14地震后北京举办的名家名作震灾义卖中,对玉树有着深厚感情的梅生,拿出了自己的作品《玉树全景图》,这副照片卖出了四万元的高价,他悉数捐出,因为在他看来,玉树为他奉献了许多许多,他所能做的,便是倾情的回报,用照片留住那永恒的美丽瞬间。
情人眼里出西施,作为一个善于思考的摄影家,梅生以独特的摄影语言与人们进行着心灵与思想的交流。从十几年前初到青海,再到如今近四十次的往返,梅生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下大美青海的风情万种,其中大部分作品取材于玉树独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首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际摄影节,他的主题影展《灵魂的符记》因反映了藏族地区群众平和、宁静、天人合一的精神状态,在摄影节上引起了轰动。然而这一切如今只能作为历史遗存被永远定格,成为了无比珍贵不可再生的资料。照片以其学术性、文学性、艺术性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景观遗像这个词是梅生的独创,从世界遗产到汶川大地震的拍摄,那不可复制、无法再生的景观深深触动了他的心灵。他深知作为摄影家,留给后人的应该是一份涵盖内容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层次的思考使他的作品具有了文献价值,《乡土中国》——古代民居文化系列,《古都寻梦》——中国皇家文化系列、《西域密藏》——藏族佛教文化系列、《高原阳光》——中国西部风光系列等等,一组组的系列作品留给历史的不仅仅是图片,更是恒久的记录。从这些系列作品中,我们读到的是一份摄影家对历史的责任感,品味到的是摄影家独特的语言张力,感受到的是摄影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独立的人格精神。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