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者都以拍好照片为目的,
全影除了器材的外部因素外,起决定因素的是摄影者的内在素质。使用高档器材不一定张张出作品,需要使用者充分发挥器材的优势,并调动其
全影内在素质的潜能,才能出作品。素质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其中包括文化程度,理论修养水平……;二是技术素质,其中包括对器材的熟练使
全影用程度,对构图、用光、影调等基本技术的掌握程度,以及暗房技术……;在这二者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技术素质是手段。三是对事业、艺术孜孜
全影不倦的追求,也就是敬业精神。

良好的技术素质是拍好照片的前提条件,
全影这里不妨借用一下“匠人”和“大师”的比喻。匠人原指有良好画技的画匠,大师则指有传世之作的大画家。二者的文化素质和技术素质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尤其是文化素质,匠人则只需具备良好的技术素质。想成为“大师”的目标不是人人都能达到的,做一个技术精良摄影“匠人”,则是一个现实得多的目标,通过努力学习,并善于学习,是能够达到的。广大摄影爱好者要注意培养和提高自己的
全影技术素质,而且想成为“大师”必须要有高超的技术素质,这也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良好的文化素质是一般摄影爱好者和摄影家的本质区别,法国雕塑家罗丹说得好:“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摄影家之所以能在常人司空见惯的景物和事物中发掘出好作品来,就是凭借良好的文化素质才能站在与常人不同的角度,发掘出常见景物、事物的深层次内涵,而拍出好的作品来。
高档器材和好作品之间的辩证关系早有定论,不再赘述。我的观点是:用好手中的器材比换用高档器材更重要。每台相机的性能都有其长,也必有其短;每支镜头
全影都会有一或数挡最佳光圈;变焦镜头的某挡焦距段的成像质量会优于其它焦距……。使用中只要做到熟悉自己的器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器材的长处和优点,也是同样能够拍出好作品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