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增加胶片的显影就增加反差;
2.减少显影就减少反差。
你如何增加或减少显影程度呢?一般是把显影的时间增加,就增加了显影程度。另外一种办法就是把显影液的温度提高,也能增加显影程度,因为温度越高显影液就越有活力。第三个办法就是换一种活力较强的显影液。
为了理解显影如何影响反差,我们现在可以用一种简化的模式。让我们先假定卤化银颗粒在胶片上有十层接受光的照射的区域,这是一个简化的模型,在真实中并不如此,而是多的很,恐怕有上千层全影之厚,在有些部分有上百万层之厚。现在让我们假定每一分钟的显影会显出一层的卤化银颗粒,5分钟就能显出5层,10分钟就显出10层来了。让我们看看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以后,显影会发生什么事情。
在第一分钟的末尾,我们使得第一层显影了,这包括胶片受光区域的每一部分。如果我们把显影停了,那么仅有的反差是由于绝对没有受光照射的那一部分和受过任何光照射的那一部分显出来全影的银积累之间的区别。在三分钟之末,暗影部分接受了最少的光照射的部分分别显出了一层两层或三层的银影了,也就是把它接受的曝光量经过显影产生不同厚度的银影了,强烈的高光的部分却还远远没有显出来呢!因为我们还只显到了第三层,虽然它已经受光照射的影响深达第十层了,但在三分钟这一点,在底片上还只有很小的反差。
我们继续显影更长些时间,我们就增加这些面积之间的反差,就是有些已接近充分显影的面积,和那些还远远没有充分显影的面积。因此增加显影就增加反差,减少显影也就减少反差。
感光特性曲线和不同的显影程度有什么关系呢?上面有两个图,这两张图是座标图都是感光特性曲线。上面一个图左上角写着图A,下面一个图的左上角写着图B,这两个图的底部都在中间写着黑体字ExPOSURE就是曝光量。有两条箭头,往左写着少些,往右那个箭头指着多些,这两个图都是这样。另外在图当中有大黑体字上面可以看出来当显影增加的时候,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就往上升,就与横座标保持一个较大的角度,显影越多这个角度越大,例如:B图这个角度就大些,也就是这个底片已经显影到反差较强的程度了,当这个角度比较小,也就是如A图所示,说明当显影程度较小时,增加同样的曝光量,密度增加较小。在这两个图里面这两条曲线所表现的关系简单。
说起来就是显影程度越高在增加同样的曝光量时所得到的密度的差别越大,也就是反差越大。 有时你会看到一些技术教程上面提到有底片的格玛(GAMMA)这个词,格玛就指的底片上的反差,具体的说,就是说明在底片上最厚的部分的密度和最小最薄的地方的密度之间的差别,这可以从感光特性曲线的直线部分倾斜的程度来表示。为要放大用的底片多半是显影到格玛等于·6或者到·70 。
(译注:在显影这一课里边这一部分关于反差与显影的段落所说的反差,主要是底片上最高密度和最低密度之差用来代表这个底片的反差,课文里全部提到反差的时候,都是指的这个,也就是印成照片之后,高光最亮的部分与暗影最暗的部分之间,明暗之差的大小,亮的部分比暗的部分亮的很多就叫作反差大,差的不很多或者说很小就叫作反差小。在实际中一个底片或是照片上的反差的大小并不完全说的是最亮或者最暗的密度的差别,或者它们所代表的影调的亮或暗的差别,同时也指的是高光部全影分暗影部分及其中间影调部分的那许多细部的微小的明暗之差。细部的全影那些差别在反差上的感觉也起很重要的作用。我们拍一张照片既要求最亮的高光部分比最暗的暗影部分要明显地亮的多,同时也要求中间影调高光和暗影部分的细节也有足够的反差,只有细部有足够的反差才能够使我们看明纫部看出很多的细节,了解更多的情况,得到更多的信息。)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