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的人,就像丽江的雨。丽江人给你的感觉就是雍容大度、海纳百川。在四方街,你可以看到一群群老人,穿着纳西族“披星戴月”的服装,头戴蓝卡其布帽,伴着悠扬的乐曲,跳着纳西族舞。跳舞的大部分是老年妇女,也有几个男人领舞,他们跳得都非常入神,面目柔和,双眼正视前方,显得那么慈祥深沉而自信。
为此,忽必烈在班师回京时,留下军中的一半乐师和乐谱,作为谢礼,故名“别时谢礼”。虽然说法无据可考,但乐曲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凄婉、怀念的徘恻之情,却是挥之不去的。据说《白沙细乐》原有12个曲调,现能演奏的只有8个,其余的均已失传。乐曲曲调幽远深沉、凄迷感伤,如泣如诉。
走进古城,你似乎不难找到答案。丽江古城,古朴如画,融山、城、水于一体,出神入化,天人合一。道路蜿蜒,街巷幽深,清溪潺潺,垂柳拂地。可是我感到奇怪。我每到一个古城,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城墙和城门,在这儿却不见踪影。后来才知道,它是我国惟一没有城墙的古城。
日前,陈羽凡白百何夫妇一起为时尚杂志《芭莎珠宝》拍摄了一组风格写真,彰显了这对潮爸辣妈的与众不同文艺气质。
岁月沧桑,日月更迭,千百年来,纳西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化的主要记载《东巴经》,卷帙浩繁,被誉为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纳西古乐,纳西舞蹈,舞谱、东巴画,都充分展示着纳西族东巴文化的神奇异彩。
《丽江洞经音乐》是元朝以来,从中原内地传于丽江的道教音乐。它奇迹般地保存下来了一些早已在各地失传的唐宋以来的词、曲音乐。乐曲曲调古摄影师求职朴典雅、悠扬流畅。
纳西古乐,这一被国外传为“在中国已经失传的音乐”,你每晚都可以在丽江古城内听到。纳西古乐经过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古乐和纳西族音乐完美巧妙的结合,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纳西古乐的演奏者,大多为七旬开外的老摄影师求职人,乐队的组织者宣科先生,业已76岁,还自嘲为乐队中的中年人。
在丽江,常在那些驴客的口中,听到一个名字:约瑟夫•洛克。提到他,就等于给自己贴上了标签。不是出于好奇,而是也想给自己堂而皇之地贴上摄影师求职这枚标签,我查了一下关于他的文字记载,约瑟夫•洛克,美籍奥地利植物学家、地理学者、探险家。20世纪20年代以后,他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探险家、撰稿人、摄影家等身份,先后在丽江生活了27年。
红色印记:
我一直在想,丽江这样偏僻的地方,怎么竟然有历史上的繁华,怎么竟然会成了汉、白、纳西、藏文化的交汇点,成了我国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重镇?
丽江是纳西人很早就生活的地方,我查过记载,纳西先民是古代南迁的羌人,汉时聚居在大渡河一带的耗牛道,被称为“耗牛夷”;隋唐时又迁至金沙江上游摄影师求职,称“磨些”、“么梭”。“纳西”是解放后统一的族名。
倘若你是一个能够充分占有时间的人,哪怕只有3天的时间由你任意支配,在丽江,你可说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你可以赏雨在任何一家格调清新的酒吧里,摄影师求职绝对没有人为兜售一杯啤酒去打扰你,你随便地在那儿,可以消遣到任何时候,坐在小桌前,悄悄地观雨出神,看檐下小溪中的红鲤鱼欢快地嬉戏;等雨停了,踱着方步在五花石板上,在林立的店铺门前徜徉,你不用担心脚下坑坑洼洼,雨后湿鞋。在丽江,你见不到一汪积水,那些雨水,早就静悄悄地消失在那些临街的小河里,欢快地流淌走了,给你留下的,只是一个清新、自然、纯洁的丽江。
纳西古乐,是由《白沙细乐》和《丽江洞经音乐》两部分组成的。《白沙细乐》纳西语叫“伯石细里”,又叫“别时谢礼”。据说为“元人遗音摄影师求职”,说是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时,来到丽江,受到纳西族首领的欢迎礼待和帮助。
在丽江,你不用愁下雨没带伞,雨大了,你尽可以随时在酒吧或银器店停一停,驻足在窗前,欣赏着雨,看它像网一样罩住整个街面,织着各种花样,一会左斜斜,一会右斜斜,一会卷着雾气,像脱僵的野马,一会又安静地像个羔羊,注视着你,等你对眼前的一切还没欣赏够的时候,雨已经住了,你可以继续赶路,一点不耽误你的事。
观看演出,每晚都要听他做30分钟的演讲,他时而用半白的汉语,时而用流畅的英语,幽默、诙谐、风趣,逗得人们不禁开怀大笑,使人们在轻松、畅快的氛围中,领略了那陌生而又遥远的音乐。听他的演讲,是一种享受,一种感受睿智的享受,一种唯在丽江才能体会得到的享受。
丽江的每一天几乎都有雨,我来丽江的这几天都是这样。丽江的雨很特别,来得快,走得也快,仿佛一个匆匆过客。丽江的云,自不必说,典型的高原形象,大朵大朵的,或舒或卷,或展或翻,有白有黑,有灰有蓝,白得耀眼,让人不敢去看;黑得如墨,象张牙舞爪的怪兽。它们都在丽江四周的山峰间游荡,然后积聚在丽江的上空,像是一排排列队的士兵,然后就兴风作浪,就下雨。
在古城内,有一处气魄宏伟的建筑摄影师求职群,叫“木府”,丽江古城无墙无门原来与它有关。据说是因为丽江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建门势必加框,木字被框在其中,形成“困”字,大忌。城当然就建不起来了。
这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纳西人所特有的纯质的文化。这种文化在纳西人所独有的纳西古乐中,表现得就更加深邃、完美,淋漓尽致。
感受丽江
我从大理乘车顺滇藏公路,向西北行199公里,便到了丽江。一路上,高山绵延,冷雨凝霜。丽江在云南省西北部,这里大山阻隔,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向这里延伸,这里有高原雪山、河谷、高峡、草甸和平坝构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
茶马古道
丽江古城建于宋,明清是它的鼎盛时期,徐霞客在他的《滇游日记》中是这样描写丽江古城中“木府”的:“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由“木府”的“一斑”,可见丽江当时已经非同寻常;城区也是“民房群落,瓦屋栉比”一派兴旺景象。
第一天到丽江,正赶上雨,雨丝扯不断,摄影师求职密密地罩着丽江城。我怕把背包淋湿,在车上犯愁,司机说“别怕,丽江的雨,说停就停”。果然,没过片刻,雨住了,天空马上露出片片蓝天,偶尔钻出太阳的光来,把眼前水淋淋的五花石地面和绚丽的门脸店铺映得明晃晃。丽江到处都是水洗过的明亮,清新、畅快,使人只想把心掏出来在大街上滚一滚。
他们每天都这么跳着,无止无休,不管你何时走摄影师求职到四方街,都会听到那悠扬的乐曲,看到那舞动的影姿。如果你想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他们马上会拉住你的手,带着你随舞步摆来摆去。舞步很简单,不用教,一看就会,只是几个不断重复的简单动作,但却很优美,优美得令你手脚发痒,心醉痴迷。真的令人难以置信,那么几个简单的小小动作,竟是那么出神入化地被编排在一起,传达出那么深沉的一种心理感应。
红二方面军在丽江的石鼓镇渡过金沙江北摄影师求职上,穿越中甸,进入连绵不绝的横断山脉。在石鼓,矗立着红军渡江纪念碑和塑像,俯视着壮阔的“长江第一弯”。
“茶马古道”,一直神秘地纠缠着我,摄影师求职这一次,我竟和它接触得那么近,一进入大理,我就见到了茶马古道的影子。这是一条充满艰辛,崎岖漫长的生死之路。古老神秘的茶马古道,绵延盘旋于横断山脉的险山恶水、莽莽丛林之间,马帮们沿途历尽艰险,那悠悠古道上的铃声和蹄声,曾震碎多少人心里的梦。悠悠古道情长,又有哪个马帮会忘记丽江。
他以丽江为大本营,对丽江等地的植物、文化、地理概况进行研究考察和探险工作。他拍摄了很多反映玉龙雪山和丽江风情的照片,把他的探险见闻和那些最早摄录纳西人镜头的珍贵照片,源源不断地寄回美国,把神奇美妙的丽江展示在了世界面前,让世人大为惊奇。因为丽江,人们认识了洛克;因为洛克,世人认识了丽江;洛克成了美国人心目中的英雄,时至今日,还有不少美国人在研究他。一定是丽江,在人们的心灵中唤起了什么。而我们到现在才睁开困摄影师求职盹的双眼。
丽江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完整地保存了元清以来的历史风貌。置身其中,真是回味无穷。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