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上一家的高警惕性,记者“面试”的第二家经纪公司,在记者装不知道“还要看身份证?忘记带了”的表情下,接待人员用鄙夷的目光扫视了记者一眼后,中国影楼还是让记者去了里间的“导演室”。
洗脑第一步:给糖
“签约后 你就是艺人了”

去面试的人每天都有,“签约”的也不少。
房间里,一名自称“导演”的中年男性上来就不断吹嘘签约的优势:“包吃包住包有戏拍”。“签约后,你就是我们的艺人了”,导演一直强调这句话。“艺人”听起来比群演高级一点,应聘者会因为“更好更容易的前途”而放松戒备。
接着,该“导演”开始滔滔不绝:“先从群众演员干起,然后我们有机会让你做特约演员,特约演员一天好几百,我们保证你每天都有戏拍,摄影网还会有专人去向剧组和导演推荐你,找适合你演的戏,这种待遇是你不签约绝不可能有的。”
看记者将信将疑,该“导演”颇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了墙壁上挂着的他与一些明星的合影,如齐秦、杨坤等。记者注意到,在“导演”座椅背后,还挂着一面某古装武侠电影呈上的感谢锦旗。
洗脑第二步:画饼
“有机会跟大牌演员合作 成龙也没问题”
然后,“导演”以“可以马上进组拍戏”为缘由,开始又一轮的洗脑,“如果你想拍戏,今天下午就可以去,而且有机会跟大牌演员合作。”记者假装以脑残粉丝的表情提出想和成龙拍戏,没想到“导演”也一口应承“肯定有机会”。
除此之外,他还会制造一些状况,让同时面试的两位记者中的一位觉得签约是“真的有天赋”,而对另一位则用“想都别想,只适合当群众演员”来对比。这种对比,很容易让被夸奖的人掉入陷阱,被贬低的应聘者也很容易产生不服气的心理,进而被骗上贼船。
洗脑第三步:利诱
“每天有戏拍 赚的是实实在在的钱”

比起受骗者,横店的群演要幸福许多。
见记者还在犹豫,该“导演”开始说起收益,“跟我们签约后,你就是我们的演员了,我让你有戏拍你就有戏拍。”“就说现在,我至少可以保证你在年前每天都有戏拍,那赚的就是实实在在的钱了。”这时,“导演”适时地拿出一份正儿八经的艺人合约,最显眼的字样就是“甲方提供电影、电视剧、MTV、广告等机会”。导演见记者把眼光集中在那一行,马上开口要签约费,“一年4800块,一点都不贵。”
最后掏钱环节,记者支吾说下午来交钱,“导演”则表示:“我们每天只有几个名额,你下午来可能就晚了,要不先交400作为定金吧,把名额留给你。”记者说身上不够400块,“200吧,破次例。”当得知记者身上只有30块钱时,“导演”徉佯地追着说下午三点之前一定要到,要不机会就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