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招聘指导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文章来源:我叫周欣   我要投稿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应届大学毕业生不仅工作难找,而且薪资待遇普遍较低,工资只有1000元甚至更少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偏低的收入和较高的生活成本,让不少应届毕业生陷入了“有业不敢就”的尴尬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民营企业依然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男生优先”成潜规则?

   “青春就是用来怀念的。”电影《致青春》中的这句对白,拨动了多少人感伤的心弦。但在这个夏季,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似乎没时间去怀念自己的校园生活了。 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了699万,就业竞争可谓是空前激烈。那么,大学生就业时究竟遇到了哪些困难?面对困难应该如何去应对?连日来,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人才市场和招聘会,与众多高校学子和用人单位面对面,解读这个号称“史上最难”的就业季。

   收入偏低:月薪千元“有业不敢就”

   “这段时间,如果我不在人才市场,那一定是在去人才市场的路上,或者正在网上投递求职简历。”安宁某高校大四学生吴浩宇弄不明白,今年要找份合适的工作,怎么就这么难。

   吴浩宇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刚开始他也想找一份跟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从3月初开始,他每天奔走在兰州各家人才市场,已经参加了7次大型招聘会,简历投了40多份,也去过10多家单位面试,却始终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如今他只能一步步降低就业的门槛。

   “现在竞争这么激烈,我不要求专业对口,不要求待遇有多高,只希望有个单位愿意接收就可以。”但经过三个月的奔波,吴浩宇也曾找到几家愿意录用自己的企业,而这些企业提供的人事助理和储备干部的职位,实习期三个月工资只有900元,转正后也才1400元。

   在人才市场的大厅,吴浩宇看到一家大型生物制品企业在招聘人事主管,月薪2500元,要求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本科以上学历。尽管条件不符合,但他还是再次挤过去,递上了自己的简历。可对方拿起简历一看,就立即表示只招聘有工作经验的人。

   对于家在天水武山县的吴浩宇来说,如果在毕业前找不到工作,就意味着他无法在兰州立足,只能回到就业机会更少的县城。“我很想留在这里打拼。但算上租房、吃饭、交通等必须的费用,兰州的生活成本每月至少要1200元。我没指望过刚毕业就拿高工资,但我的收入,最起码也要能养活自己。”

   记者走访了我市多家人才市场及招聘会发现,尽管招聘单位提供的职位很多,但待遇条件好一点的职位,大多要求应聘者具有数年的工作经验。应届大学毕业生不仅工作难找,而且薪资待遇普遍较低,工资只有1000元甚至更少。于是,偏低的收入和较高的生活成本,让不少应届毕业生陷入了“有业不敢就”的尴尬。

   观念问题:“再难也不去民营企业”

   周末的上午,财务管理专业的贺明,怀揣着自己简历和室友一起来到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的招聘会。但在大厅里转了2个多小时,他却只投出去了3份简历。

   “我的目标还是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至于那些民营企业,反正长年累月都在招人,如果实在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我也随时都能过去应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贺明依然不愿降低自己的就业标准。从去年冬天起,贺明就读的学校组织了4、5次校园招聘会。但对于这些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的招聘会,他却没有丝毫的兴趣。

   和贺明一样,部分来招聘会找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们,对于民营企业的职位大多不屑一顾,只是匆匆看一眼就离开了。在一些民营企业的展位前,即使不要求工作经验,依然是少人问津。而某大型国有企业尽管要求有2年工作经验,但其展位前应届毕业生还是排起了长队,想试试运气。

   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二楼大厅,甘肃平凉春生房地产公司人事部经理周烨等了一个多小时,却只有3名应届大学生前来咨询,这也让他很是意外。“有30多名工作经验丰富的求职者来我们公司应聘,但却没几个应届生过来。听说今年还是最难的就业年,这种反差实在太大了。”

   尽管今年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依然有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对于民营企业不感兴趣。尽管把“先就业,后择业”挂在嘴边,但在他们心目中,民营企业依然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而这种就业观念,也明显影响了这部分毕业生的就业。

   性别偏见:“男生优先”成潜规则

   “我参加了11场招聘会,但遇到好一点的职位,大部分都会标明‘限男生’。我的专业知识成绩不比男生差,但只因为我是女生,就被性别的门槛限制了。”说起自己最近的求职经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大四女生周莉晴感觉很郁闷。

   周莉晴的遭遇绝非个案。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的大厅中,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找工作的女生,其中仅2名女生表示自己没有受到性别歧视。而其他人则纷纷表示,跑了这么多招聘会,给她们印象最深的,就是随处可见的“限男生”、“男生优先”等字样。

   目前,尽管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就业歧视,但事实上,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女生确实由于性别而处于明显的弱势。

   “在传统上,女生在会计、财务管理、文秘等职位有一定的优势。但如今,即使在这些岗位,男生也比女生更受欢迎。”兰州某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赵萍说,在他们学校,即使是保守的估计,今年女生就业率要比男生低20%以上。

   赵萍说,在目前的招聘会上,有很多企业明确要求只招男生,但更为常见的是,为了避免“授人以柄”,一些用人企业在发布招聘条件时,并不强调性别限制,可在实际筛选的过程中,往往在初次审核时,求职的女生就被直接淘汰了。

   “招聘了女生,以后的麻烦事太多,所以我们一般不太愿意招聘女生。”龚家湾某机电设备公司的人事部经理郑明军说,女生工作不了几年就要怀孕、生育,有效工作时间也就是五六年。生孩子就必须中断工作,在此期间不仅工资照付,还要临时另找人来代替,将会明显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

   “由于以后要生孩子,我们就不能工作了?”面对用人单位的“偏心”,前来应聘的女生纷纷觉得很委屈。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女生难就业的原因却不仅仅是生育问题。目前,有很多用人单位依然存在性别偏见,认为女生在婚后会相夫教子,并承担更多的家务,在事业和家庭间难以兼顾,而这些都会影响工作。因此,这些用人单位更愿意招聘男性员工。

   网络求职:“海投”简历碰运气

   如今,在各家专业招聘网站和生活服务类网站上,都能找到很多企业的招聘信息。海量的信息、较低的成本、足不出户的便捷等,网络招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于是,在这个竞争空前激烈的就业季,上网投递简历自然成为了毕业生们的“必修课”。

   “我在好几个专业招聘网站上投了80多份简历,但基本上都是石沉大海,收到回复的只有4份,到最后没有一个能够应聘成功。”会计学专业的大四学生郭静仪说,在全国性的专业招聘网站中,为数众多的大型企业提供了很多优势职位,极为吸引眼球。但经过多番尝试后,她发现这些职位面向的是全国的毕业生,因此竞争可谓是激烈异常。

   郭静仪说,在各家生活服务类网站,也有很多企业发布招聘信息,大部分都是中小民营企业。但由于发布信息的“门槛”较低,其中部分信息存在一定的夸大。有时候她去参加面试,会感觉在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等方面,和网上的描述有着不小的差别。

   “如果学校或部门组织的招聘会,都会对企业有一定的资格审查。而网络上的招聘信息,可能求职的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相互缺乏了解。”国际贸易专业的应届毕业生顾强说,同时,在网上提交了简历以后,尽管已经写明了自己的求职意向,但还是有部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企业不断打来电话,让他有点“招架不住”。

   在记者的走访中,多位应届大学生也纷纷表示,在几种不同的招聘模式中,他们感觉学校组织的招聘会居于首位,其次为社会上的现场招聘会,最后为网络上的招聘信息。目前,对于众多求职的毕业生来说,在不断的海投简历的同时,却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而是把网络招聘看成了求职模式的“替补”。

   业内人士:职场打拼中寻找方向

   “在有太多选择的时候,用人单位提高门槛来选择更适合的人才,这也是必然的。对我们毕业生来说,能做的就是调整心态提升能力,让自己成为竞争者中的优胜者。”西北师范大学的应届毕业生李欣说。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在逐年递增,让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毕业生都对当前的就业环境有着清晰的认识。而不少专业人士则认为,难的不是就业,而是如何转变就业的观念。

   “可以说,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还是由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的背离。例如市场营销、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在几年前都是热门,甚至达到是所高校就有这些专业的程度。但现在就业都比较困难。”东岗西路某大型商场人力资源部主管刘选平,从事人力资源工作已有7年,对于就业难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看法。

   “比如说,目前市场很缺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但管理人才需要丰富的阅历和长期的工作经验,而营销则主要是实践,不同行业所需要营销手段和方式,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只学理论而没有实践的应届生,还需要在工作中磨练自己。”刘选平说,许多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都是从业务员、前台等基层职位做起的。对工作有所选择本来无可厚非,但是高不成低不就,会在无形中失去很多机会。

   刘选平认为,应届大学毕业生应尽早投身职场,进行学习和积累,当自身的素质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再去择业,再去选择更高层次、更高待遇的岗位。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通过在职场的打拼,才能真正找到未来的方向。

                                      扫一扫就可以微信互动了!
                         最难就业季到底难在哪?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我要评论

当前已有loading...个参与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名企招聘

人才求职

婚纱摄影

人才网X 关闭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