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始终是个难题。2013年更被冠以“史上最难就业年”。来自教育部新近公布的数字称: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创纪录的699万人,而2013年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约为15%。面对一路走低的就业率,是不是“无爹可拼”就意味着“出了龙门,又临深渊”? 年收入200万元,有车有房——这是许多大城市里的年轻人望尘莫及的生活,却是一对扎根新疆小夫妻的真实写照。他们辞掉北京的工作,双双来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在团场承包了几百亩地,进行花卉培育。
10年过去了,有的年轻人,依然保持着这些很好的特质。我觉得这就算“Stay young”。
如今,这些为祖国奉献了全部青春的耄耋老人,实现了他们朴素的心愿——“想去北京看看”。
什么是“Stay hungry, Stay young”?“Stay hungry”,大家都知道,就是好奇心、求知若渴、上进心。但为什么要说“Stay young”?
如今,兵团正在进行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当东部地区毕业生为就业愁得焦头烂额,兵团却正求才若渴。 毕业于聊城大学的刘华蓉刚刚结束第一年服务。“我已经续签了一年,也许之后还会继续签下去。起初我只是觉得好奇想过来体验一下,但现在我真的爱上这里了。”刘华蓉在第八师石河子市开发区管委会工作,初到新疆,她就感到特别温暖。“衣食住行都安排的很好,除了国家规定的补贴,兵团、师、单位还会给我们额外的补贴。”刘华蓉说,“钱虽然不多,却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关心。” 兵团待遇虽好,毕竟比不过大城市里光鲜、高薪的工作。而吸引青年人才的另一“利器”,就是已传承近60年的十六字兵团精神——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线上,第十师185团的马军武夫妇,在界河边的哨所守了一辈子,每天都会升起用黄线在红被面上绣出的国旗,几十年如一日。几十年前,第十四师47团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来到和田,平定叛乱后就留在当地屯垦戍边。 车俊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点燃了全体中国人的希望和梦想,兵团作为梦想成真的希望之地、发展之地,热忱欢迎广大有志青年到这里圆梦,在这里建功立业,让青春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就是一部青年创业史。近60年来,天南海北的青年源源不断地充实到兵团队伍中来,为新疆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前有“八千湘女上天山”,后有十万上海知青参加新疆建设,如今,又有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令人既感到惊讶、但又在情理之中的是,他们中竟有1513人选择从此扎根新疆。
大家好!
我觉得年轻人有很多优点:做事不设条条框框,没有太多自我要维护,经常能打破常规,非常努力、不妥协、不圆滑世故。
“不要把目光都聚焦在北上广和大城市,西部有着非常广阔的舞台。”问诊严峻的就业形势,团十七大新疆团代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团委书记芮宏开出了一剂“偏方”。
我去年参加了武汉的校招,感觉新一代年轻人的素质确实都非常好。我昨天就在想,今天应该跟大家分享什么。想了想,先把题目拟出来,把乔布斯的“Stay hungry, Stay foolish”,改成“Stay hungry, Stay young”。
由团中央牵头组织的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10年来,共有来自河南、山东、陕西、河北、辽宁等15个省市选派的4388名志愿者在兵团的14个师从事志愿服务。截至今年5月,共有3261名志愿者结束服务期。
“个人的事业发展要和祖国的成长需求结合在一起。什么样的青春才有意义?那一定是和基层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向他们学习,从中得到成长。选择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是选择了有意义的青春。”
“您是在祝贺我毕业,还是在祝贺我失业?”杨堃没想到,自己发给几名毕业生的祝贺短信竟然换来这样的回复。在团十七大贵州代表团小组会上,团遵义市委书记杨堃在发言中提到了这件事。 改革开放后,第十四师224团进驻和田,创造了“十年沙漠变良田”的人间奇迹。类似的故事不胜枚举,只有身临其境才能真正体会。“参观过军垦博物馆,了解了兵团的历史,真的有一种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震撼和感动。”刘华蓉说。 西部计划为何接力顺利
郭乐静工作在沙漠边缘。虽然环境相对恶劣,她却无法拒绝孩子们期盼的眼神。志愿服务期满后,郭乐静同样选择留在新疆,成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高级中学教师。“有一种生活,只有经历过,你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只有体会过,你才知道其中的快乐,只有拥有过,你才知道其中的纯粹。”郭乐静说,“回内地可能在物质条件上好一些,但留在这里,我得到的是精神上的收获。”
“团场有经营地,青年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承包。”芮宏介绍。在为新疆发展贡献力量的同时,两位年轻人也为自己赢得了美好的生活。
6月6日,百位新人在乌鲁木齐举办了以“青春梦 兵团情”为主题的集体婚礼。在婚礼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发表讲话:“青年兴,则兵团兴。青年优势是兵团发展的重要优势。”
各位都非常年轻,我今天来的时候挺有压力。因为我毕业快11年了,看到你们,真是觉得“长江后浪推前浪”。
近年来,通过各种方式的人才引进,团场青年队伍又开始壮大起来。而兵团团委也在不断努力,吸引更多青年走进兵团、扎根新疆。
为鼓励大学生扎根团场,各师纷纷出台优惠政策。第二师规定,大学生购房时,可以根据经济状况首付部分房款,其余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3~5年还清。在第五师,到企业和农牧团场工作的大学生志愿者,由用人单位一次性发放安家补助费5000元,提供周转住房一套,子女上学按常住人口对待。各师均出台规定,向留在团场工作满5年并在本团购房的志愿者、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服人员等发放2~4万元的一次性购房补助……“不但扎根在此的大学生享受待遇,如果他们的父母、爱人愿意一起来,我们都管。”芮宏笑道。
兵团精神吸引青年人才
5月,兵团团委“主动出击”,兵分三路,到内地十余个省份招兵买马。“虽然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但兵团还有很大的空间,我们需求的岗位非常多。”芮宏说,“只要愿意来兵团工作的大学生,我们照单全收。兵团团委会积极帮助他们推荐工作岗位,提供就业服务。”芮宏认为,青年要想更深刻地了解国家,了解发展的现状,需要对西部进行深入的了解和体验。
一次,兵团党委常委、副政委刘向松来到一个位于沙漠深处的偏僻团场。他惊讶地发现,这里竟有40多名大学生。这些年轻的面孔让他感到无比兴奋。因为前些年,团场职工队伍老化严重,青年的数量一直在减少。
在演讲中,一鸣分享了自己刚毕业时的工作状态,以及他看到的一些同学、同事和朋友们的成长经历。在一鸣看来,优秀年轻人总结起来有5个特质:1.有好奇心;2.对不确定性保持乐观;3.不甘于平庸;4.不傲娇,能延迟满足感;5.对重要的选择有判断力。
新“四化”发展让西部求贤若渴
文章整理自一鸣同学在“2016今日头条Bootcamp”上对研发&产品部门应届毕业生的寄语。
“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牛羊”。这是对边境一线团场职工屯垦戍边生产和生活的真实写照。而第一批西部计划志愿者付辉平却主动要求到最边远、最艰苦的第十师186团去。当时恰逢186团工程建设项目繁重,付辉平常常忙得不可开交,甚至连高烧在医院输液时都要带上电脑赶报告。但他并没有被“吓跑”,反而觉得“生活很充实”。志愿服务期满后,付辉平选择扎根在团场。“这里有我发展的广阔空间,有我的用武之地。”今年,付辉平被任命为兵团第十师北屯市城建局副局长。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自己毕业后的工作经历和体会。另外,我作为面试官,过去10年里,可能面试过小2000个年轻人。有的和我在一家公司,有的去了别家公司,他们发展差别其实非常大。从算法层面上讲,我们把这叫做“正例”和“负例”。我想分享一下:为什么“正例”和“负例”发展差别这么大?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