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求职指导 >就业难不难?关键看我们如何突围

就业难不难?关键看我们如何突围

文章来源:我叫周欣   我要投稿  

  每年的6月份,“大学生就业”都会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而今年的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生毕业人数最多的一年。庞大的毕业生数量使就业形势显得更加严峻,因此,2013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

  平顶山市高校毕业生面临“史上最难就业季”,难又难在哪里,有没有什么“突围”的办法或途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走访了几所高校的师生和相关就业部门。

  就业难?不难?

  “希望这次能‘中奖’。”5月28日下午,平顶山学院2009级统计学专业学生朱娟带着简历准备应聘报社读者俱乐部的一个岗位。从2013年春节过后就开始通过网投、招聘会等撒大网投简历的朱娟,至今仍奔波在求职途中。“大多数都石沉大海了,也收到几封回复,但是我又觉得不满意。”

  “如果这次又被‘刷’了,那我就再找出路。”朱娟说,照现在的形势看来,想找一个专业对口的工作可能性很小,这主要是因为统计行业人员缺口本来就小,并且竞争对手中有很多硕士,她学历不占优势且实践经验也不足。所以,她给了自己多个选择:考教师资格证到中、小学当老师,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我现在就想着赶紧有个工作,能挣钱养活自己就行。”朱娟坦言。

  而对于已经找到工作的平顶山学院2009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赵岩来说,就业似乎没那么“玄乎”。他是在今年3月份考研落榜后才开始找工作的,但是目标比较明确:工作要与专业对口或相关,愿意从基层做起,对薪金的要求不高,更看重自己在单位的发展前景。朝着既定的目标,他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投出去纸质和电子简历近200份。最终,在清明节之前,他到中国机械工业第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应聘,经过笔试、面试等程序,他被录取,分别与单位签订了三方协议,“现在只等着正式毕业后去上班了”。

  在赵岩看来,就业没有网上传的那么难,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找到合适的工作,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本领,不光成绩要好,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有较强的心理素质,找工作免不了会碰壁,但是不能被打败,有时还需要自己积极主动给单位打电话,说不定因为你的主动就会得到一个机会。

  同样,5月初,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段文荣和另外77名同学乘火车到新疆焦煤集团报到。他们来自该校采矿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煤矿主体专业,经过学校的牵线搭桥,他们今年1月就与新疆焦煤集团签订了就业协议,7月可以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在段文荣看来,只要自己有真本领,再加上别怕吃苦,找工作就没那么难。

  “其实就业难与不难没有定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处长龚建民介绍说,就业形势与社会经济大环境有关,也与专业有关,总体来说,理工科的比文科的容易就业,但也与学生的个人能力、素质和就业心态有关。

 难在哪里?路在何方?

  “我现在不着急找工作。”5月30日上午,在河南城建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应届毕业生张石磊正要到校学生处办理毕业手续。大学期间,张石磊担任四年班长,其间,他还尝试过创业:代理过移动电话卡,卖过玉。自3月份考研落榜后,他也找过工作,但都没有中意的。如今,临近毕业的他对于找工作似乎没有太大压力,对于未来,他这样打算:再等等吧,要是还遇不到好工作,就准备自己创业。

  “其实这属于一种观望心态。”河南城建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王靖说,总体来说,今年的就业形势并没有比往年严峻多少,该校今年本、专科毕业生共4756人,目前已正式签约近2000人。还有一大部分同学已经有了签约意向单位,但是由于“不甘心”或无法确定目前的单位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所以迟迟不肯签约,而是在不断观望和挑选,有的学生迟疑一个月左右时间就会定下来,而有的会一直拖到年底。这期间,有的学生会因为犹豫而错过就业机会。

  同样,平顶山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古月菡也认为,网传的“最难就业季”在该校并没有明显体现,相反,今年部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与往年相比是有共性的。主要原因有:专业限制。总体来说,理工科的学生比文科学生更容易就业,如化学化工、电气自动化、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很抢手。能力限制。有的学生大学四年虚度光阴,该学的知识和技术都没有掌握,等到毕业时才发现原来找工作要看“真材实料”。有的学生虽然专业成绩比较优秀,但是由于参与社会实践少,表达能力差等原因会在面试时被“刷”。心态原因。一些学生因为对薪金、待遇等要求过高,喜欢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即使一些民企发展前景很好,他们也不愿意去。有的学生接受挫折能力差,在几次面试失败后就不敢再尝试投简历。

     面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就业难,学校、社会和学生自身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突围?

  对此,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科科长赵鹏飞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瓶颈主要有三个: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对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和形势缺乏全面了解;就业的思想准备和实际行动不足。目前来看,我市在外求学的高校学生毕业后选择回来就业的人数在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我市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和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都在拓宽为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的内容和形式,除了举办大型招聘会和专场招聘会外,还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心态引导。河南城建学院开展了毕业生和单位跟踪回访活动,为学生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平顶山学院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实验班,鼓励引导学生创业。

  平顶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也在为学生就业努力,除了公务员、事业单位和特岗教师公开招聘外,还通过“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选拔、服务西部计划等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开发基层就业。为了鼓励学生创业,市人社局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免费创业培训,并提供创业小额贷款政策支持。

  “就业的途径有很多,但是不管走哪一条路,都需要学生自身能力、素质过硬。”赵鹏飞说,在学校、社会努力的同时,更需要学生自己努力,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能力。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我要评论

当前已有loading...个参与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名企招聘

人才求职

婚纱摄影

人才网X 关闭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