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末自行车从西方传入中国,成为宫廷贵族的玩具;到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的改革开放,自行车和缝纫机、手表一度成为年轻人结婚必备的三大件;再到80年代,“飞鸽”“永久”是人们理想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迅速成为当时中国人最重要、最普及的代步工具。那时每日上下班时壮观的自行车洪流,更是让中国成为外国人眼中的“自行车王国”。
但在中国人眼中,自行车始终是一种代步工具,文化习惯以及社会环境造就了人们很少对自行车运动产生兴趣。在西方国家,小学开设自行车课程,学生们并接受训练,家长也鼓励孩子们自己骑车上学,因此他们的自行车运动发展良性循环,但如今在高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堵满马路,电动自行车四处横穿、环境日益恶化,自行车道几乎被机动车占领,家长们表示担心孩子骑车出事,并减少他们的骑车机会,曾经的自行车大国变自行车强国的梦想已远去,自行车文化逐渐被遗忘……
1979年1月3日,中国首都北京,在当时,这个城市中拥有将近200万辆左右的自行车,它们停放在北京商业区拥挤的人行道上。
1981年7月30,北京盛夏,一位年轻女子在街边等候,在当时,这种装扮效仿自香港流行搭配。迷你短裙、衬衫、墨镜配领带。
1984年4月24日,一个女自行车修理工正在检修着,自行车这种便捷的代步工具快速融入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当然一辆自行车的价格也不菲。
1995年10月12日,中国刮奖彩票盛行,地上铺满了挂剩下的彩票。大奖则是一辆山地自行车,在当时一个家庭能够拥有一辆山地是件非常荣耀的事情。
1997年1月7日,一位自行车存车处的老者正坐在百货公司的摩托车展台外,虽然严格控制摩托车的数量,但在当时的报告中仍然显示,摩托车的销量在逐年增加。
2001年2月20日,正是北京为申办2008奥运会做着全力冲刺,为了给奥委会评估团留下完美印象,在评估前夕,交警与保安开始大面积清理北京街头常年无人认领且破旧不堪的自行车。
2006年3月25日,江苏淮安师范学院附近,冯师傅正在经营他的自行车修理铺,这种街道自行车修路铺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很难再看到。
2008年7月7日,中国上海,社会日渐富足,生活节奏变快,人们惰性增加,导致机动车、电动车、轻便摩托快速蔓延市场,自行车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但在中国底层社会,自行车仍然是他们代步工具的支柱。
2010年8月13日,北京望京地铁西站路边,成排的租赁自行车已被杂草所覆盖,北京市曾试图用这种方式缓解交通压力,但收效甚微。
2012年9月。北京一个十字路口,在如今的马路上,自行车几乎绝迹,除了海量的汽车外,高速电动车已取代自行车,成为低产阶级的主要出行工具,虽然倡导这种环保的交通工具,但这种高速的代步工具也导致交通事故每年频发。
2013年05月20日,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大桥过往机动车堵塞桥面犹如巨大“停车场”。据了解,随着太原城市建设工程开展多条道路桥梁开始封闭施工,造成机动车交通压力增大,相关部门希望市民尽量搭乘公共交通或自行车出行。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