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单独两孩”政策在重庆还没有正式实施,可对于不少家庭来说,有机会要“二娃”着实是件高兴的事。可是在各种催促和命令下,这个春节它却成了不少年轻夫妇甚至中年夫妇的烦心事。
政策实施前
压力
这节奏让不少70后、80后甚至90后夫妻“鸭梨山大”
24岁结婚,26岁生孩子,江燕琳觉得自己在14年前就已经完成了人生的两件大事。不过,因为自己是独生子女,一直想要抱孙子的婆婆在春节提出:希望她再生个孩子。这个要求不但让江燕琳惊讶,老公和14岁的女儿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说法
重庆何时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市卫计委表示,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不过,日前,市卫计委党委书记盛娅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重庆的试行方案目前已通过了所要走的各项程序,并上报到了国家卫计委,正在等待审批。她还说:“现在,我们正在积极争取将重庆纳入到首批试行的范围。”
“什么时候结婚?”、“怎么还不要孩子?”春节回家,你是不是又听到了长辈们熟悉而又常规的“问候”呢?如果只是这样,已经算是小case了。去年年底,“单独两孩”政策出台;今年春节,七大姑八大姨在常规的问候之余,又捎来了新的关心———“二娃”。
看着老母亲失望的样子,江燕琳夫妇很不忍心。他们现在纠结的是,到底怎么才能让老人开心,然后忘了“二娃”的事。
房贷车贷还没还清,天天“催二娃”压力大
昨天,重庆社科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孙元明分析:“无论是70后、80后还是90后,都可以说是‘被要求’、‘被安排’的一代。”正因为他们曾经接受了上一辈的安排,所以借“单独两孩”政策的出台,长辈们又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女身上。
“单独两孩”政策出来后,因为老婆是独生子女,所以他们也准备有条件就要二娃。不过,今年春节回老家云阳,因为要二娃的事,让黄先生左右为难。
江燕琳说,如果她现在才30出头,或许会考虑一下,“可是我都40岁的人了,就算怀上了也是高龄产妇,不但胎儿的质量受影响,自己风险也大。”谁知道,他们的想法却被70多岁的老母亲埋怨了。江燕琳说,妈妈总是有意无意地说:“多个孩子以后老了多个人照顾。”其实她知道,妈妈就是想抱个孙子。她说:“老公家里三个孩子生的都是女儿,大哥和二姐家庭都不符合单独两孩政策,所以就把希望全放在我们身上。”
什么是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官方解释为: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市人口计生委表示,适用单独两孩生育政策,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2.夫妻双方只有一个子女;3.夫妻一方或双方户籍在本市。市卫生计生委强调:“一般的讲,在申请再生育时,独生子女是指本人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的人。”
日前,关于“你过年被长辈催要第二个孩子”的调查数据显示,56.2%的有娃80后过年遇到催二胎的烦恼。说来说去,最想要“二孩”的是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
压力
因为只是领了结婚证,还没有办酒席,所以今年春节回万州,王龄觉得倍儿轻松。她想,婚礼都还没办,应该不会这么快就被催着生孩子吧。可是,事情不像她想的那样。家里团年,除了爸妈,只要是家里的长辈,几乎都在问她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去到婆家,情况也差不多。“更夸张的是,我和老公的爸妈都让我们一定要生两个孩子,而且越快越好。”父母们的说辞是,既然两人都是独生子女可以生两个孩子当然要生,并且趁他们还能动可以帮忙带孩子。
按揭的60万房款每月要还3000多元,去年买的车每月也要还2000元,儿子3岁上幼儿园每月的开销也不小……黄先生今年30岁,在市内一家酒店从事管理工作,老婆是小学老师。在外人看来,夫妻俩每月过万的收入还算不错。不过,收入不低,开销也大,光是前面罗列的“大头开支”就已经让黄先生两口子“鸭梨山大”。
单独两孩需
去年10月份,26岁的王龄在双方家长的催促下终于和老公领证结婚了。两人都在重庆主城工作,父母和亲戚都在老家万州。
生孩子要深思熟虑,老人也别强行要求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