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婚嫁资讯 >娱乐新闻 >

文章来源:其他网络   我要投稿  



  认为对方涉嫌“不正当竞争”,《笔仙》系列的片方已将借用“笔仙”品牌的《笔仙惊魂》片方告上法庭。《笔仙》方面表示,这场官司,是创作者们鼓起勇气对中国“山寨电影”说的一声“不”。据悉,目前该案已经在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将于6月10日开庭。






  《笔仙3》片方近日以“不正当竞争”为案由诉《笔仙惊魂3》侵权。片方表示,这场官司,是给《笔仙》系列问世以来,为此付出辛劳汗水的同仁及给电影无限支持的观众的一个交代,更是创作者们鼓起勇气对中国“山寨电影”说的一声“不”。




两年一度的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中国电视金鹰奖将于9月20日、21日在湖南长沙举行。最具悬念的最佳男女演员奖将在金鹰节颁奖晚会上揭晓,有趣的是,已公布的入围名单中有四对“荧幕情侣”。 



“寄生营销”第一案《笔仙》起诉《笔仙惊魂》


  每每《笔仙》要上映,《笔仙惊魂》就抢在其之前上映。由于两部影片同以“笔仙”为题材,片名又十分相近,不少观众乃至圈中人、影院甚至都搞不清究竟是一部电影还是两部电影。《笔仙》与《笔仙惊魂》的冲突并不是个案,《私人订制》与《私人定做》、《人在囧途》与《车在囧途》都被业内称为“寄生营销”,指一些影片通过“寄生”于更具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影片来达到营销目的。


  《笔仙》与《笔仙惊魂》的冲突并不是个案,《私人订制》与《私人定做》、《人在囧途》与《车在囧途》都被业内称为“寄生营销”,指一些影片通过“寄生”于更具知名度和市场号召力的影片来达到营销目的,抢占市场份额。


  而对于《笔仙》系列片方的愤怒,《笔仙惊魂3》聘请的代理律师表示,己方有获胜的信心。而《笔仙惊魂》的片方则称该片上映时已经通过给媒体的信息强调:“请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不要将《笔仙惊魂》系列与《笔仙》系列影片产生混淆,《笔仙惊魂》系列与《笔仙》系列无论片名、主创团队、演员构成还是内容情节都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系列影片,相互间毫无瓜葛。”(记者 肖扬)


  安兵基已经是第三次在中国拍戏,对中国的电影市场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他表示,中国电影正处在发展的一个关键时刻,同行之间要互相尊重、理解。


  《笔仙》系列是韩国导演安兵基的签约中国之作,投资1500万的《笔仙》和2000万的《笔仙2》分别在2012年和2013年上映,各收票房6100万和8200万,均获当年同类型票房冠军,成为当年最卖座的惊悚片。此次,《笔仙3》讲述了由江一燕出演的丽娜患病在医院治疗时,她总是惦念着女儿小艾。为去看望女儿,她从医院逃出,回到阔别数年的家中想要领回女儿一同生活,爷爷奶奶在争夺小艾的路途中遭遇车祸去世,丽娜母女搬进了爷爷留下的老宅,却遭遇到一桩桩恐怖事件,周围的邻居也变得奇怪起来……



  《笔仙3》制片人裴琳透露,《笔仙3》此次是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提出的诉讼,“被告违反诚实信用的原则,借用《笔仙》这个品牌,对大众进行混淆误认。无论从品牌、投资、台前幕后阵容等多方面来讲,两部影片都不是一个水准。”



 





  韩国导演安兵基日前在《笔仙3》宣布定档7月4日的发布会上也提及了这件事情。安兵基坦言在韩国没有发生过类似“寄生营销”的事件。他奉劝中国同行“要互相尊重、理解,保持自己的底线”。




  讲述诡异事件的《笔仙》系列,现实中也有离奇经历——与《笔仙惊魂》的侵权争议早在2012年就已开始。当年《笔仙》上映之前,《笔仙惊魂》就抢在其之前上映,取得了2000多万的票房成绩。由于两部影片同以“笔仙”为题材,片名又十分相近,不少观众乃至圈中人、影院甚至都搞不清究竟是一部电影还是两部电影。今年清明节,《笔仙惊魂3》公映,不足500万投资拿下3000多万票房,堪称票房黑马。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我要评论

当前已有loading...个参与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名企招聘

人才求职

婚纱摄影

人才网X 关闭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