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影楼摄影 >摄影教程 >

摄影教程

文章来源:其他网络   我要投稿  


   月食成因


  建议400mm以上但不要超过1800mm (请参考后段的「拍摄焦距比例图」),特写能将月球上的细节表现,配上全食一刻的红月亮,十分珍贵。



  以隔时拍摄方式,将相机固定脚架上,再以24~35mm焦距镜头,广角范围拍摄月全食过程。


月全食拍摄全攻略

  (方向)东(方位角)104度(仰角)17度


  地影分本影区和半影区。本影区指没有受到太阳直射区域,而半影区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月球环绕地球运行过程中有时会进入地影,这就产生月食现象。




食甚

  初亏 6:15pm



  间隔广角拍摄:





复圆(仅月偏食和月全食)

  全食程记录:



月球完全进入地球本影的一刻,并与本影第一次内切。


  月全食时,月球并不是完全看不见的,这是由于太阳光过大气层,受到折射进入本影,投射到月面上,令月面呈红铜色。视乎月球经过本影的路径及当时地球的大气情况,光度在不同的月全食会有所不同。




食既(仅月全食)

  究竟多长焦距才够拍摄月亮呢?笔者建议如要影特写,而又没有天文追踪用的赤道仪,1000~1500mm是最好的摄月焦距。


  M4/3 x2 (500mm x 1.5 =1000mm)


  意思是月食初亏发生于月出之前,月球东面升出前已进入地球本影区。(以下资讯参考香港天文台)


  一、线






月全食拍摄全攻略

  (方向)东(方位角)105度(仰角)20度


  有时月球并不会进入本影而只进入半影,这就称为半影月食。在半影月食发生期间,月亮将略为转暗,要细心观看才察觉。



  摄影与绘画有许多相通之处,同为平面艺术,都要讲构图。但是,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很大的不同,绘画构图是以主观设计为主的构图,摄影是以客观选择为主的构图。绘画可以对素材任意取舍,按自己的构思去构图;摄影是临场选择素材,直接用取景框取舍,现场进行构图,摄影 构图,是把现实生活形象变为有框架限制的平面形象。


  特写拍摄:




  *是次月全食为『带食而出』






半影食终

月全食拍摄全攻略

  生光 8:06pm


月全食拍摄全攻略










  带食而出(方向)东(方位角)96度(仰角)-1度


  当月球整个都进入本影时,就会发生月全食;但如果只是一部分进入本影时,则只会发生月偏食。月全食和月偏食都是本影月食。


  复圆 9:45pm






  但要留意,当月球进今本影区后,光度会十分暗淡,有必要提高ISO以增加快门速度,如要清晰最好不经小于1/250s及要稳固的脚架及云台。







  世界上到处都能看到分割线的存在,地平线、水平线形成的直线,日月江河形成的曲线,大自然的线条是那么美,那么吸引人;一支笔、一堵墙、一根电线、一座建筑以及服装 、家具、车辆等人类的杰作,也展示出美轮美奂的线条;世界万物中,人体的线条美丽致极,令多少摄影者激动不已。




  下图:香港月全食模拟(stellarium)




  月球经过地球本影时,不同位置的光度也有改变,由其进入本影与离开本影时的重要时刻,一定要好好记录。






  一般人都以为要拍摄月球表面,要驶用昂贵器材,其实一支百余元的双筒,配你一部有影相功能手机,都可以做到。




  (方向)东(方位角)104度(仰角)18度


月球开始离开地球本影的一刻,并与地球本影第二次内切。



  贴心小贴士:拍摄焦距比例图







月全食拍摄全攻略






  食程介绍



  亲民摄月玩法:用放大摄影法,手机都可以影到月球环形山。


月全食拍摄全攻略

  善用原光元件大小,令焦距增倍,FF机虽然质素高,但对于超远距离拍摄,用一样的镜头,落在APS-C/M4/3系统,能更得心应手,得到更大影像。




  如大家选择以特写记录整个月食过程,拍摄后可以用一些平面设计软件,将每一个记录过程排列,做出整个月全食的珍贵记录。






生光(仅月全食)






  月出 6:34pm



  *留意,因月全食光度变化,十分受大气质素影响,故要当时调节曝光,未能提供曝光数据,建议以ISO400为基础,调较光圈与快门迁就。



月球由东缘进入地影的一刻,月球与地球本影第一次外切。
月全食拍摄全攻略 三联



  图片来源:香港天文台



  画面的分割




  地平线以下,不可观测


  (方向)东(方位角)120度(仰角)40度



  APS-C x 1.5(500mm x1.5 = 750mm)



  心得:


月球完全离开地球本影,与地球本影第二次外切。

  食甚 8:00pm



  食既 7:54pm


  地球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阴影,称为地影。




半影食始




月球刚刚和半影区接触,这时月球表面光度略为减少,但肉眼较难觉察。

  拍摄技巧:







初亏(仅月偏食和月全食)

月圆面中心与地球本影中心最接近的瞬间,此时前后月球表面呈红铜色或暗红色(适用于月全食)。

  放大摄影法:拍摄望远望已放大于目镜上的影像,虽然光度与质素会因多重镜片折射而下降,但可以将影像放大多倍进行拍摄,而且价格十分亲民。


  如果想轻松间隔拍摄月全食食程效果,可以购买间隔快门线来帮助拍摄,市面上十分多不同种类,但最好选一些,有传统Hold设计的较好,会较灵活。





  摄影构图常常需要把画面分割成两个或多个面,分割后的画面变化而统一,既有分割线本身的美,又有分割画面所产生的新的模式美。画面的分割直接关系着空间的配置和主体 的安排。画面经过分割,原有的画面完整已经被破坏,这就要求新的画面既要有对比,又要有均衡。




  建议每5秒拍摄一张,最后可以从相片中,抽出不同时段的相片,以处理星流迹相同手法,以Startrails(PC)/StarstaX(Mac)作叠合。



   人像摄影构图画面的分割




月球离开半影,整个月食过程正式完结,但肉眼较难觉察。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我要评论

当前已有loading...个参与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名企招聘

人才求职

婚纱摄影

人才网X 关闭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