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在批判90后创业者余佳文,络绎不绝,前后各类分析解读文章估计要超过几百篇,各大媒体更是连篇累牍的报道。那么,将喜剧研究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建构到文案写作中,应该是可以将隐藏在那些幽默文案背后的结构性稍稍揭露一些出来的。
原标题: 网络营销周回顾:“余佳文现象”背后的营销启示
App一炮而红的五种方法,只要达到必火
随着移动互联网金融的火爆,以及社交产品的火爆,现在这两个方面的App也越来越多,App多了,大家都想着怎么做用户,而传统的方法又比较慢,所以说大家都是来问我,有没有让自家产品一炮而红的方法,或者说捷径。于是,中午吃米线的间隙就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思考了下面的几个方法,给大家参考。而且,只要达到了下面的四种方法,你的App就能一炮而红。
1第一种:烧钱型
这种方法就是投资方或者创业者非常有钱,到底有多有钱,至少烧个10亿,20亿不成问题。20亿买1亿用户,60亿买2亿用户,手机用户也就6亿,买个一两亿用户下来,也算是拿到移动互联网船票的企业了。代表案例就是滴滴打车,快的打车,以及现在的借贷宝,不过借贷宝文字坑比较多,不过借助烧钱的模式也算是一炮而红了。这种方法的好处就是简单,粗暴,杀伤力强,瞬间能积累大量的用户。
2第二种:有资源型
现在说起资源,我想大家都会说有资源,但是到底资源价值多少钱,到底牛不牛,这个没法衡量,但是从一些案例来看,这个资源至少是价值上亿级别的资源,因为不值钱的资源也没有价值。代表案例是微信,多看,去哪儿,经过我的分析,微信当初能火全是的QQ的资源,多看有小米的内置资源,去哪儿是百度投资的,百度只要搜索和旅行相关的,排在最前面的大多数都有去哪儿,这些都是流量资源。有强势资源的好处就是一下就火了。
互联网金融那些踩红线的营销
“借贷宝熟人营销模式类似传销?”近一周来九鼎投资旗下的P2P平台借贷宝以熟人营销的模式吸引了市场的关注却引来更大的质疑,不少自媒体公号纷纷质疑借贷宝的熟人营销类似传销。虽然随着时间推移事件逐渐降温,但是熟人营销模式却引来热烈讨论。其实自从P2P行业出现以来,熟人营销、炒作式营销、负面消息营销等众多备受质疑的营销方式层出不穷,究竟这些营销方式是创新还是踩红线?
熟人式营销
“人脉即钱脉”,或者是略带创新的营销模式,或者是狂砸20亿元的土豪精神,九鼎投资巨资推广的旗下熟人借贷App借贷宝,以熟人营销的模式获得了掌声和质疑。
8月8日,一则“拉上好友抢红包,轻轻松松玩出钱”的促销信息传遍朋友圈,根据活动规则,借贷宝将出资20亿元进行线上微信推广,采用二级奖励模式进行推广,每推广一名客户可以获得20元奖励。
北京商报记者昨日从借贷宝App看到,借贷宝自8月8日开始的营销活动仍在继续,具体内容是包括分享邀请链接给新用户,新用户接受邀请可获得20元现金,新用户成功绑定银行卡,再获得20元现金,如果邀请的用户,再成功邀请其他一名新用户,初始发送链接的用户可以再获得10元。借贷宝App首页也写着,邀请新用户越多,获得奖励也越多,如果邀请100名新用户,每人再邀请10人,你可获超过1万元奖励。
只要邀请注册就能获得如此高的收益,借贷宝的现金营销活动一出便引发了市场质疑,其中类传销质疑声更是不绝于耳。而借贷宝当时的回应是,借贷宝的营销模式是“传送”不是“传销”。
但是借贷宝的回应并没有“熄灭”市场的质疑,借贷宝在日前召开的融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传销”一事再次回应,九鼎投资董事长兼人人行科技董事长吴刚称,此次活动并非传销,并且熟人之间本身风险就比较小。
“你给我办了什么事,我给你钱;同时我希望你帮我再找一个哥们,再帮我办点事,我给你点辛苦费。熟人推荐的奖励机制本质上是一种劳务费,这与传销本质上不同。”吴刚解释道。
不是所有90后都是余佳文和马佳佳
余佳文吹牛了,余佳文耍赖了,余佳文道歉了。
听说有这么一场轰轰烈烈的闹剧,一开始我并不以为然,认为不过是诸如马佳佳戏码的再度上演。但在看完了余佳文在央视的拙劣表演,我才知道:这哥们玩砸了。
对,是玩砸了。
90后向来都是标榜特立独行的高手,从马佳佳到刘克楠,从孙宇晨到余佳文,无不如此。在公众面前,90后的创业派从来都是标新立异的:狂拽横、性解放、不买房,诸如此类的标签你还可以贴上许多。
在大部分时候,依靠这些看上去个性鲜明的标签和一些还算不错的成绩,他们和他们的产品迅速也能迅速为人所知。因而,营销也成为90后创业的一个必备技能。大家都在玩,只是,唯一遗憾的是,余佳文玩砸了。他低估了人们的底线,以及智商。
一年之前,源于对创业的兴趣,我创办了创业媒体TechDaily,加入了90后创业大军。但很不幸的是,同样是一个90后创业者,我不太会玩。
之前,一个投资人在看完我们的内容后,认为缺了90后的气质。
我问了一句,90后的气质是怎样的呢?
她说,你看余佳文,就是那样。
这让我很是无奈,因为她不知道的是:我是一个不爱AB站、不懂二次元的家伙,我们这个全是90后的团队也是;在我们办公室里,讨论的都是数据、行业趋势和商业逻辑,没有EXO和大腰带;而在我们的内容上,没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言论,取而代之的是慎言慎行。
也许,我们真的缺少了一些营销和话题元素,但90后创业并不只意味着我们只能以以娱乐、营销的形象出现在舞台和媒体上。
因为做媒体的缘故,我很有幸认识了不少优秀且低调的创业者。尽管我们偶尔也会像是余佳文们一样出来卖、出来接客,但更多时候我们探讨的重点不是你今天话题关注度上涨了多少或者我又上了哪条新闻。相比之下,我们更关注的是:这件事怎样做才更好玩,怎样做我们才能更好的活下去。我们相信,创业本身就是有趣和成王败寇,与年龄无关。
那些正在默默无闻创业的90后
别看我不是超级IP,《滚蛋吧,肿瘤君》抢占先机
《滚蛋吧!肿瘤君》,别看我不是超级IP
在动漫界,一开始《滚蛋吧!肿瘤君》的改编并不被看好,中国原创漫画公司“有妖气”动画监制张楠曾拿《滚蛋吧!肿瘤君》与有妖气网站的热门漫画《端脑》《镇魂街》《雏蜂》做比较时说,“要做成影视作品的漫画点击率均超5亿,其中《端脑》为15亿,《镇魂街》为10亿,《雏蜂》近8亿。而《滚蛋吧!肿瘤君》2012年3月登陆微漫画,点击量仅超3000万”。
大牌来袭,未来两年才是漫画IP爆发的开始?
《端脑》《镇魂街》《雏蜂》是有妖气公司在被奥飞影业9亿并购后,计划于2016,2017两年陆续改编成真人电影的漫画作品,这三部融科幻,悬疑,超级英雄于一身的重磅IP从5月16日到17日举办的上海漫控潮流博览海报曝光后便引来了不少粉丝的尖叫。
20亿总投资,好莱坞改编团队,封闭式创作,有妖气如果能在未来两年实现对观众的允诺,中国动漫IP产业化革新也将由此展开。
中国原创漫画中,堪比《小时代 》《何以笙箫默》这样的超级IP的作品很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长歌行》已被华策影视买下,成为重点IP项目,计划2016年播出,走出国产漫画电视剧化的第一步,可见,未来两年的影视市场将是超级漫画IP展露手脚的时候。
在超级IP漫画被搬上荧幕前,《滚蛋吧!肿瘤君》抢占了先机。
“余佳文现象”背后的营销启示
在最近一些天里,我几乎每天都能接受到关于余佳文的信息,即使天津塘沽大爆炸那么大的事情也没能掩盖科技媒体圈对于余佳文的讨论。原本我一直希望自己对此能够保持冷眼旁观,别成了余佳文的垫脚石,然而,今天还是没能忍住,还是想说上两句。
最近都在批判90后创业者余佳文,络绎不绝,前后各类分析解读文章估计要超过几百篇,各大媒体更是连篇累牍的报道。而在去年,好像这个情景似乎也出现过一次,当时余佳文也是凭借一段“狂妄的”演讲视频走红网络,引起众多争议,而这一次几乎是如法炮制,却再次如他所愿。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为什么我们这些看起来很聪明的人,能够被一个90后的年轻人戏耍两次呢?
1、最好的事件营销是上社会新闻
首先,尽管很多时候,他被冠以“厚颜无耻”,“不讲诚信”等等。但如果抛开道德层面的考虑,余佳文对于自己的营销不可谓不成功。很多创业者渴望着上一次头条却始终未能如愿,没想到一个90后创业者却能天天上头条。跟其他创业者不同的是,余佳文身上有很多的鲜明的标签,诸如90后、霸道总裁、创业者等等,这些标签是有很强的社会属性,而且这些标签又是目前网民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实际上,余佳文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密集的曝光,更多的已经不是作为一个个体的出现,而更是代表了一种社会现象,人们对他的批判或报道,也不再是针对一个人,而是针对90后群体或浮夸创业者这种社会现象。
这就意味着,关于余佳文的讨论将更加宽泛,而不必拘泥于行业,而且传播力非常强。事实上,我跟很多创业者在交流如何引爆企业的关注时也常常会建议,如果想赢得更多的关注度,就不要老盯着行业圈,只在行业媒体的报道,如果能够上一次社会新闻,可能能够引起更为广泛的关注。至于是不是必须像余佳文这般“厚颜无耻”或者“不讲诚信”,就看企业的智慧和个人的底线了。
2、电视媒体依然是强势的曝光平台
其次,我们看到余佳文两次走红的路径几乎是一致的,引爆他的都是央视,而且还是同一档节目。这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电视媒体依然是目前国内最为强势的曝光平台,并没有因为社交媒体的普及和视频网站的崛起而削减,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等电视台还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力量变得愈加强大,一些节目的收视率甚至超过强大无比的央视。
这些年,我们一直都在说现在是新媒体时代,或者自媒体时代,但是目前来看,纸媒的影响力衰减的比较明显,但是电视媒体却借助社交化媒体和网络视频平台的传播渠道,影响力反而有增无减。视频网站在国内诞生了有差不多十个年头,但是并没有革掉电视台的命,反而最近各各大视台的一系列的真人秀节目全面占领了各大视频网站的热播榜。所以,如果有创业者想要为项目争取到更多的关注度,那么可以想办法混到某个电视台真人秀节目去客串个嘉宾,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最近都在批判90后创业者余佳文,络绎不绝,前后各类分析解读文章估计要超过几百篇,各大媒体更是连篇累牍的报道。那么,将喜剧研究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建构到文案写作中,应该是可以将隐藏在那些幽默文案背后的结构性稍稍揭露一些出来的。
浮躁的创业,拙劣的营销,徒劳的努力
我不是什么营销大师,也不是行业资深观察家。
我只是疑惑。
你那看似努力的营销真的有效果吗?
莫名其妙的文案
不知从何时起,各类创业团队热衷于在文案上费尽心机,从整体的基调到每个字的推敲,每次想到这些人背后的苦思冥想,都为之一叹。而最后出来的文案,以让人看不懂为最高之境界,似乎讲得太直白倒显得俗套。
举个例子。最近比较感兴趣的一家公司,正值新品发布,他们在宣传文里赫然写着这么几个词:“还得本心”、“敢不同”、“走精锐”、“知肉味”……诸位能否猜出这是什么产品?
答案是:扫地机器人。
类似功底不够深厚却也硬着头皮依样画瓢的做法比比旨是,真心让人无力吐槽。就像是为了参加一次互联网营销的考试,试前按着既有套路埋头研读了些时日,然后勉强上交了一份接近满分的答卷,评判标准是和所谓的成功营销案例进行对照,而非观察用户的反馈。
谈到文案,还有一个久治不愈的业界顽疾:死板的新闻通稿。
一直想不明白的是,很多产品类的新闻稿为什么也长成时政新闻的样子?通篇充斥着套话和晦涩的言语,个别情况下,还能挑出四、五个错别字和几处语句不通顺的地方。怎么就不能好好写一写产品和背后的历程,这样即使加上几句公司实力或者愿景之类的描写,看起来也不至于那么空泛。
走过场的仪式
我加入的微信群并没有很多,但还是发现一个令人诧异的现象:发红包转广告。这个群里有很多在公司做推广的人,一旦他们公司出了什么大新闻就把链接丢在群里,然后扔一个几块钱的红包,谁抢到了钱就把那个新闻转到自己的朋友圈。机智的群主还想到另一个要红包的方式:冠名微信群名。
如何像周星驰一样写出令人捧腹的幽默文案?
怎样让文案便得更加幽默诙谐?找了好久,并没有找到太多相关的研究。但是喜剧是如何做到让观众捧腹大笑的?倒是有很多人做了许多研究。
那么,将喜剧研究方面的一些研究成果建构到文案写作中,应该是可以将隐藏在那些幽默文案背后的结构性稍稍揭露一些出来的。
有一位数学家,闲来蛋疼,他整合了大量笑话,采用了统计学某牛逼理论,分析得出,很多笑话、喜剧背后的深层机制其实是「灾难效应」+「过往经历」+「双关语」+「夸张」。
1灾难效应
「灾难效应」背后的心理机制很简单:有些事情一旦发生,会很惨;但是如果当知道了这种事情并不会发生以后,人就会本能地喘口气,然后用一种偏侥幸的「笑」进行回应。
这种情形在周星驰的喜剧片里面,到处可见。看到电影中发生在星爷身上各种「小灾小难」越奇葩,观众们笑得越爽。仔细回想一下,自己看周氏喜剧时,是不是这样的体感?
这种幸灾乐祸式的幽默梗,其实经常被埋在广告文案中,而且产生的喜剧效果确实挺给力的。杜蕾斯就是个中高手。
致所有使用我们竞争对手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