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资讯 >热点话题 >长城脚下的农民摄影家(图)

长城脚下的农民摄影家(图)

文章来源:其他网络   我要投稿  


长城脚下的农民摄影家(图)



张生军


  沿着绵延的乡间小路,老远就见到一块写着“影友之家”的招牌,守在招牌下的那只大黄狗一见到我们,不但没叫,反而摇着尾巴“欢迎”,主人史俊国说:“这只狗名叫小虎,过去一见生人就叫,自从家里成了‘影友之家’,它也改变了习性,见到带着照相机的就欢迎!”


  老史是个地道的农民,今年48岁,从小就生长在密云县新城子镇巴各庄村唐家寨,他家的背后就是巍峨的司马台长城。他的经历很简单,初中毕业后闯荡京城,在一家建筑公司干了20多年,2008年回到家乡,干起了民俗户。


  “其实,我最初并没有想干民俗户。”老史说,“因为家里有10亩果园,每年能收入四五万元,也够用了。我开民俗户,完全是因为喜欢摄影的缘故。”


  在老史家客厅和卧室的墙上,挂满了他拍摄的长城照片,不过说来特别有意思,老史在2008年回乡之前,对专业的相机摸都没有摸过。


  第一次接触摄影是在2008年的秋天。当时,在通州张家湾开发区工作的北京影协会员吕高鹏来村里拍摄长城,因为登山路不熟,碰巧遇到了在果园里忙着摘苹果的老史……就这样,老史帮吕高鹏背包、当向导,一起爬上了望京楼。


  经过聊天,老史才知道,吕高鹏是北京摄影家协会会员,非常喜欢拍摄长城。而且,吕高鹏和老史一样,也是个热心肠的人,他一边拍摄一边讲摄影的知识,听得老史也心动了,当即用吕高鹏的相机试拍了几张,效果还不错。


  “我从小就是在长城上玩大的,平时也没把长城当回事,没想到经过这么一拍,还真美!”老史说,就是凭着这第一次拍摄的长城照片,他获得了北京影协举办的“长城摄影大赛”优秀奖。也是从那时起,他爱上了长城摄影。


  当时,老史家里只有一个普通的卡片机,拍摄的效果大打折扣,吕高鹏看老史如此痴迷摄影,就将自己的一部相机送给了老史。


  老史鸟枪换炮,更有了积极性,两年的时间,他把新城子境内所有的长城都跑了个遍。在他的书柜里,仅拍摄长城的底片就有一千多张。他给我们展示了其中的一张“雪中长城”,他说,这张片子拍得最辛苦。那是2010年11月,赶上下雪,老史连夜上了长城,到望京楼山脚下时,天还没亮。选好拍摄位置后,他一动不动地等着黎明,一晃就是两个多小时,等拍完了,才发现,自己的鞋早已被冰雪冻在了长城上……


  随着老史拍摄的长城照片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每年都有很多长城摄影爱好者在他家安营扎寨,老史自然是热情接待,还为他们义务担当导游。


  “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虽然从没有报班学过摄影,但是,接触的都是高水平的摄影家,从他们那里直接就学到了摄影知识。”


  老史的话一点都不假,在他家住过的摄影名家不是中国影协的就是北京影协的,有一次《中国摄影报》的梁文川主任在他家住时,看了他的作品,大加赞赏,“别看你是一个农民,没学过摄影,但拍的片子很有感觉,好好干,有前途!”临走,他还带走了老史的几张片子,刊登在了《中国摄影报》上。


  现在,每逢周末,老史家就成了真正的“影友之家”,来自北京,甚至东北、山东等地的长城摄影爱好者聚在他家。大家对老史搞长城摄影非常支持,来自山东的摄影家刘文杰听说他只有一部相机,就送了一部相机给他,前几天,还从上海给老史寄来了一个渐变镜,“东西虽然不贵,但是礼轻情义重!”老史感慨地说。


  不仅是众多的摄影发烧友,对于老史,村里也非常支持,准备为老史做一个长城摄影照片展室,希望用他的影响力,带动村里发展民俗旅游……


  “通州有一个著名的画家村——宋庄,我希望有一天唐家寨也能够成为一个‘摄影村’,让村民们也能够通过长城文化,发展民俗旅游富裕起来!”老史信心满满地说。  本文来源:京郊日报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我要评论

当前已有loading...个参与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名企招聘

人才求职

婚纱摄影

人才网X 关闭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