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气寒冷,空气干燥,秋冬季节一直是各类皮肤问题高发的时候。如何在这一阶段保养皮肤呢?记者采访了权威专家为您解读。
补水是冬季护肤的关键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何方告诉记者,冬季护肤首要任务是补水。一个人饮水量最好为每日6杯至8杯,同时还可以饮用果汁、矿泉水、茶水等。这样能保证皮肤不会因为缺水而显得干燥。此外,用蒸汽熏蒸脸面,可给面部补充水分,用保湿的护肤剂涂于脸面,可减少水分散发。
另外,冬季护肤必须重视情绪调节。调节情绪是由大脑皮层控制的。它作用于皮肤的神经纤维,若心情苦闷、精神萎靡,或长期感到紧张、恐惧、压抑,就会造成皮肤血液循环不良、营养供应不足,使皮肤苍白、黄黑、皱纹增加。另外,人们在冬季要保证睡眠。皮肤的营养和修复主要在晚上10点至凌晨4点进行。因此,每天要保证6小时至8小时的睡眠非常必要。
热水澡在冬天洗不得
何方提醒,北方的冬季,气候干燥且寒冷。所以与此相关的皮肤疾患相对增多。其中,皮肤瘙痒症就是不可忽视的一类疾病。
除去系统性的疾病引发的瘙痒外,皮肤瘙痒多数是由气候干燥导致的。常见的症状有皮肤瘙痒、干燥、脱屑,尤以双小腿显著,傍晚到夜间瘙痒加剧,有的甚至影响睡眠。重者尤其是老年人可泛发全身。随着空气中含水量的减少,我们皮肤的水量也不易保持,出现瘙痒。而搔抓后皮肤表面的皮脂膜遭到破坏,更加重了水分的流失,所以更加干燥、发痒,以致形成恶性循环。对此,有人认为可以多洗澡。实际上,洗澡后表面的皮脂膜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进一步减少,故而加重水的流失。因此,我们在冬季要减少洗澡的次数,水温不要高,不能过度搓、烫。尤其是老年人。在洗澡后要在身体上涂抹润肤乳,起到保湿的作用。这样局部水分保证了,瘙痒就减轻了。
此外,皲裂症也是由于干燥引起的。如果再加上碱性物质的刺激,皲裂会加重。此病通常发生于手掌及足部。所以人们在冬季也要注意洗手的方法,尽量不接触肥皂、洗衣粉、洗涤剂等物质,养成干活戴手套的习惯。一旦症状较重要应用一些角质促成剂比如尿素乳膏等配合治疗。药物涂抹后也要戴上一段时间手套,让药物更好的吸收。
秋冬季节,冻疮不可忽视。冻疮是由于气候的寒冷,局部血液循环的障碍引起的局部组织的炎症。尤其在气候波动较大的初冬及乍暖还寒的冬末春初最容易发病。所以人们在这时候要注意保暖,加强运动,促进血液流通。特别是曾经发生过冻疮的人要提前防范,一旦产生,轻者可外用冻疮膏或消炎药膏,重者要及时就诊。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