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展览”、重量级作品、学术元素、专题摄影展推介平台等多个“新面孔”增强艺术震撼力,提振观众信心——
北京国际摄影周2015有何看点?
11月1日,主题为“影像·世纪”的北京国际摄影周2015在京落下帷幕。据统计,为期9天的摄影周在中华世纪坛主会场的参观人数超过了6万人次。同时,通过媒体联盟的合作宣传,北京国际摄影周在互联网上也受到大量网友关注。
近年来,国内部分摄影展的艺术魅力、趣味性等并未与时俱进,一些观众在参观完摄影展之后便无奈地感叹,“摄影展已和我们渐行渐远,剩下的仅仅是心中的一种符号”。在当前背景下,今年北京国际摄影周何以如此广受关注?其又有哪些看点呢?
影像与学术并举,打造视听盛宴
在北京国际摄影周开幕式上,十位中国著名摄影家与其经典作品“携手”走在“摄影之路”红毯上,每位摄影家与其作品展示三分钟。这是本届摄影周精心策划的“流动的展览”,其“流动”性在于把大幅摄影作品印在了模特的时装上,模特和作品一同随摄影家行走于红毯之上。
“‘流动的展览’是本届摄影周展出时间最短的展览,更是创意最成功的展览。”北京国际摄影周组委会办公室副主任、艺术总监朱洪宇说。著名摄影家解海龙与其作品《我要读书》、任国恩与其作品《夏威夷的海浪》,朱宪民与其作品《边疆女民兵》等参与了“流动的展览”。
作为摄影周的“主角”,重量级摄影作品展又有哪些呢?此次摄影周的作品展由国际展单元、国内展单元组成。其中,国际展单元首推《逝去的记忆-美国著名摄影师薇薇安·迈尔原作展》,薇薇安·迈尔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当代著名街头摄影师,她用相机记录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生活。国内展单元则首推《“中国大阅兵——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型图片展》,这是由新华社近400多位记者在大阅兵现场多角度拍摄的历史瞬间,呈现了一场史诗般的阅兵盛宴。
在“薇薇安·迈尔的瞬间”摄影展厅里,一位年轻的女性观众表示,薇薇安的原作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实体展览的效果与网上看到的很不一样”。在“中国大阅兵”展厅里,一对老年夫妇在一幅大型摄影作品前玩起了自拍,并笑着商讨哪种拍摄角度更好。
此外,本届摄影周还突出了学术元素,围绕“影像·世纪”的主题展开学术研讨,进行摄影理论、摄影实践、摄影观点和摄影潮流的交流与思想碰撞,共组织了33场摄影讲座,80多位国内外摄影艺术专家作为演讲嘉宾参与了活动。
首创摄影推介平台,探索市场化运作
本届北京国际摄影周首次推出的“专题摄影展推介平台”也是一大看点,其旨在利用摄影周的品牌效应和资源优势,探索并形成独具特色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相结合的运作模式。“目前北京国内多数摄影展都是由部门主办,但未来走向市场化是摄影周的一个必然发展方向。”朱洪宇说。
据朱洪宇介绍,专题摄影展推介平台通过全球范围征集,将优秀的摄影作品策划包装成不同主题的摄影专题展览,并通过摄影周这一平台,将这些展览打造成文化内容消费产品,经由展览展示、论坛、专题推介等手段向世界范围内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等机构实体进行集中推介,最终在平台上实现深度交流和公平交易。
摄影周期间,摄影市场推介平台设置了5个主题日活动,分别是“中国映像世界”“环保公益至善”“新锐影像力量”“公众影像传播”和“大众生活广角”,共开展了18场推介活动。除主题日活动之外,非主题日也开展了“宠物摄影的魅力——黑白的狗”等多场推介活动。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可以在推介平台的各项活动中展现自己的摄影作品,传播自己的摄影理念。
中国艺术摄影家学会主席杨元惺表示,“打造精品、一展多用”是摄影专题展推介平台的运营特点,其集约优势和规模效应,将提升采购公共文化服务的效率,实现优秀文化内容的广泛传播,是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和效能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光明网记者张玉玲 刘坤)返回光明网首页
[责任编辑:杨煜]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