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影楼管理 >影楼网销 >部门在“双11”最该做什么?

部门在“双11”最该做什么?

文章来源:其他网络   我要投稿  


部门在“双11”最该做什么?



网购狂欢节“双11”即将到来,为了防止商家虚构原价,抬价后再折扣出售商品。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发现网络零售中存在虚构原价、价格欺诈等价格违法行为,会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查处,规范市场秩序。

  粗听起来,这不仅是对消费者负责的表现,也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应当予以肯定。但是,站在市场化的角度分析,却又不免让人感到,这样做是不是有形之手伸得太长、有点过度对市场进行干预了。要知道,凡是通过网络销售的商品,都是价格完全放开的,是由市场定价的。消费者能否接受,应当由消费者自主决定,而不需要干预。如果过度干预,就会使市场定价机制失去作用。

  事实也是如此,既然商家通过市场手段将“双11”变成了购物节,那么,不可避免地“双11”也会成为一个类似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的购物狂欢节,商家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作出调整,是完全符合市场要求的,是不应当受到限制的。更何况,从近一段时间以来媒体报道的情况来看,有关价格已经放开的消息并不少见。不仅如此,在“十三五”,还要对垄断行业的经营性产品价格进行改革,以进一步提升市场定价的比重,提高价格的市场化水平。所以,对“双11”可能出现的商家涨价行为,有关方面并不需要进行干预。否则,又会回到定价的老路上去。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发改委公布的《关于规范网络零售价格行为的提醒书》提出,如果标示的原价属于虚假、捏造,不是本次促销活动前七日内最低交易价格,或者从未有过交易记录的都属于虚构原价,需要依法查处。我们不禁要问,7天前将价格抬上去,是否就可以认为是合法的呢?就不需要认定为虚构原价呢?难道市场经济下,商品价格还有统一的原价吗?为什么国外知名品牌在相关国家价格都很低廉,到了中国则价格翻番,有关方面不要求这些商品按照原价销售呢?而对国内商品销售要设这样一个价格门槛、价格框框呢?

  实际上,无论是“双11”还是非节日情况下,商品价格都应当是由企业版主定价的,消费者能否在价格博弈中居于平等地位,完全应当由市场来决定、由消费者通过供求关系与商家进行博弈。如果消费者自愿接受“双11”促销活动,商家涨价就不应当受到限制。相反,如果真的要对商家的商品价格进行约束,应当是淘宝等网络机构,而不是职能部门。因为,价格会对网络销售产生影响,网络机构自然可以和商家进行利益博弈。一旦加入其中,市场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双11”的价值也就完全失去了。

  对职能部门来说,最应当关心的倒是消费者反映十分强烈的假冒伪劣商品、商家和网上销售的不诚信、服务不到位等。要知道,每年的“双11”,活动过后,各种投诉就会接踵而至,包括商品质量、服务、守信等。而往往在此刻,相关职能部门却常常显得毫无办法,更多的都是不了了之。也正因为如此,“双11”也是商家和网络等各种矛盾和问题、漏洞和缺陷大暴露的时刻。

  必须注意,“双11”的“超低价”,实质也是对市场的一种伤害,一种非理性冲击。国外也有诸如“双11”这样的打折销售、低价促销等手段,每当此时,监管部门更多关注的是商品质量、服务、诚信等方面的行为,而不是价格。想一想,如果商家恶意提价,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免购予以反击。而且,如果这样的现象多了,“觉醒”的消费者也多了,慢慢地,也会对商家和网络销售等产生倒逼作用,迫使其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强化质量保证,坚持诚信经营,而不是靠职能部门用控制价格来维持“双11”的人流。如果这样,“双11”总有一天会自然消亡。

  所以,对即将到来的“双11”,有关方面应当把重点放到保证商品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强化诚信意识等方面去,而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管控价格方面,本末倒置、避重就轻。因为,商家都清楚,依靠涨价来维护“双11”利益的行为,是没有出路的。消费者并不是傻子,不可能上商家的当。在“双11”期间,部门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当非常清楚。的归、市场的归市场,也应该成为共识。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我要评论

当前已有loading...个参与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名企招聘

人才求职

婚纱摄影

人才网X 关闭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