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索尼全画幅微单™系列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完善的小型化+高画质系统让更多用户趋之若鹜。在用户群进一步扩大的同时,大家对索尼全画幅微单™所使用的镜头也有了新的要求。大光圈、高素质以及专业性等等需求都相继提出。2016年初,为了满足更多专业用户和摄影发烧友的高标准,索尼正式发布了3款大师级G系列镜头。近日,其中FE24-70mmF2.8GM这支镜头就来到了我们色影无忌编辑部,如果您对它感兴趣,可不要错过本篇文章。
索尼GM这一系列镜头的发布足以让A7系列用户泪奔,说好的大光圈终于来了,打破了无大光圈变焦镜头可用的尴尬局面。索尼对于大师级G系列产品拥有很高的期望,在发布会采访长田康行先生就曾经说过这么一段话。
长田康行:“对于未来镜头的发展,我们认为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是高像素,未来分辨率趋势会进一步加强;第二是对于焦外效果表现的追求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这两点,我们需要来做一些更加高质量镜头来适合未来相机发展。我们现在的大师级G镜头就是为未来更高分辨率和更好的焦外效果来进行设计的。”
在开始正式评测前,笔者还是先给大家带来了索尼FE24-70mmF2.8GM镜头的详细参数。大家可以从上面的对比参数看出,索尼家的这支24-70mm丝毫不弱于任何对手,各种特殊镜片、9枚光圈叶片以及最近对焦距离等参数都是镜皇一级的配置。
亮点解析 整体外观
24mm端分辨率测试 70mm端分辨率测试
24mm端色散测试 70mm端色散测试
畸变&暗角&眩光测试 光斑&星芒测试
样张赏析 评测总结
亮点解析
和简单的球面透镜相比,非球面透镜的制造困难很多。索尼大师G镜头使用了全新的工艺去制造XA(非球面)透镜镜片,新XA(非球面)透镜镜片达到很高的表面精度,控制在0.01微米内,实现高分辨率和顺滑的虚化效果。
从一开始就采用先进的模拟技术设计焦外成像,实现从极锐利对焦区域到柔美虚化的流畅而自然的转换,消除不和谐线条和边缘。出厂前,每一个镜头都经过单独校准,以减少球面相差,同时进行优化,以达到焦内锐利,焦外柔美的平衡。
索尼FE24-70mmF2.8GM镜头具备1枚新开发的XA(ExtremeAspherical)非球面镜片,2枚非球面镜,1枚ED(超低色散)镜片和1枚超级ED镜片,可呈现出色的分辨率和唯美的焦外效果,降低了色散现象地出现。从上面的MTF曲线我们可以看到,官方测试中无论24mm还是70mm端,镜头分辨率都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整体外观
在实际拍摄的素质测试开始之前,笔者先向大家展示一下这支索尼FE24-70mmF2.8GM镜头的外观和细节。镜头整体依然使用金属材质,全黑色涂装只有名片和G标有点颜色,铝合金外壳做工精美,质感出色。为了让用户可以在更多环境下使用,这支镜头在卡口处使用了橡胶密封圈,同时在活动组件处使用密封结构,实现防尘防潮,保证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
中心&边缘分辨率测试
24mm端中心锐度
当我们看过了索尼FE24-70mmF2.8 GM的外观细节后,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可能就是您最关心的一个项目——镜头分辨率测试。据索尼官方介绍,大师级G系列镜头就是在“顺应时代的发展”,基于对未来相机发展的远见,融合高分辨率和柔美焦外的双重特点。
其中高像素所指的当然就是分辨率,A7RII相机目前已经达到了4000万级别,未来索尼很有可能研发更高像素的全画幅微单™相机,大师级G镜头发布的目的即是可以完美配合现有机身,也是可以让未来的产品可以得到更好的支持。
24mm端边缘锐度
上面看过了索尼FE24-70mmF2.8 GM广角端的中心锐度,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展示出它边角的表现。因测试过程中各种镜头补偿功能都处于关闭状态,并且截图位置比较极限,在F2.8大光圈下边角亮度会受到暗角所影响。
大家都知道在35mm以下的广角焦段,照片画面中边角的分辨率比较难得到保证,特别是最大和最小两档光圈下,画面细节会有相应流失,锐度不高。不过通过上面截图我们可以看到,其实索尼FE24-70mmF2.8 GM广角端的边缘都在可接受范围内,锐度随着光圈缩小而提高,F8下锐度表现最佳,随后再次出现衰减。整体广角端的边角画质还算比较扎实,细节和锐度都可圈可点。
70mm端中心锐度
看完24mm广角端的分辨率表现,大家感觉FE24-70mmF2.8 GM的分辨率如何?先别着急下定论,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放出70mm端的分辨率测试。
相对于广角来说,FE24-70mmF2.8 GM在70mm标准焦段下的分辨率更是提高了一层楼。首先是中心分辨率,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从F2.8开始,画面中就有非常不错的呈现效果,锐度和细节都有非常扎
70mm端边缘锐度
虽然镜头已经调整至70mm,但F2.8最大光圈下边角还是稍有暗角出现,但这并不能影响其锐度的表现。光圈开到F8时,画面分辨率达到极致,F22时其实也非常不错,反而F2.8稍有逊色,与中心成效果稍有不同的趋势。
24mm端色散测试
镜头色散一般会出现在光比比较大的场景下,例如逆光等,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在主体的边缘看到一圈扩大的紫边效果,这也就是色散效果。本次测试,笔者选在了午后太阳入射角较大的时候,保证了足够亮的环境去测试。
前文笔者有所介绍,索尼这次加入了ED和超级ED来解决照片中有可能出现的色差和伪色情况。测试广角端的时候,笔者特意截取了靠近画面周围的位置,如果在边缘出现比较明显且无法消除的紫边,那它80%就是横向色差。这种横向色差无法因光圈缩小而消失。但从实际拍摄情况来看,虽然镜头在F2.8光圈下还是出现了色散情况,不过这种状态在光圈缩小的同时得到改善。F8光圈下基本就可以忽略。
70mm端色散测试
相对于之前的截取画面周围100%效果,在70mm端时,笔者选择了较为靠向中心的部分。这里测试的就是镜头的纵向色差。
通过70mm端的色散测试我们能直截了当的看出不同,画面中虽然有轻微紫边出现,但是F5.6状态下几乎已经全部消失,主要影响只有F2.8和F4.0两档。如果大家一定要拍摄这种大光比反差的作品,那尽量调整您的构图和相机位置,并选择合适光圈。
畸变&暗角&眩光测试
24mm端各项表现
畸变对于广角焦段来说基本是无法避免的一个问题,同样也是这种夸张的桶型畸变,用户才可以创造出更有张力的照片,让观看者更有视觉冲击力。在24mm端的测试过程中,笔者拍摄了有镜头修正和无修正两个版本。上图为没有补偿的RAW格式,下图为开启机身校正后情况。两者之间的变化非常之明显,大家都可以直观看到。如果您不喜欢这种镜头变形,而需要平整的画面的话,开启机身校正功能,此后的一切索尼相机就会帮您校正完毕。
眩光和鬼影这两个东西一般会出现在逆光的情况下,考察这方面的好坏主要影响因素就是镜头的镀膜。前面笔者也说了,这支索尼FE24-70mmF2.8 GM镜头采用了纳米增透镀膜技术。
为了测试这种镀膜技术到底有多大能力,笔者拆了遮光罩,在下午日照最充足的情况下,将太阳直接放在了画面边缘,通过被摄物遮挡让光线溢出,刻意营造了一个比较苛刻的条件。在如此环境下,笔者寻找了很久后才拍出上面这张照片,在强光边稍有光斑出现,说实话这个镀膜技术还真有两把刷子。
70mm端各项表现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