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补白中国摄影史:摄影与绘画
当主体较小时,“重量感” 不明显,按照三分法将主体布署在画面一侧,画面并不会产生过多的不平衡感。
在静物摄影和建筑摄影中,常常出现上述状况:背景很干净,画面缺少其他景物,而主体所占画面比例较大。
诚然,三分法适用范围很广,但认为 “三分法适用于所有场景,无论拍什么都要用三分法构图” 的思想要不得。
“摄影是不是艺术?” 这个议题被争论了很多很多年,直到上世纪60年代的纽约现代艺术馆约翰-萨克斯基策划了《摄影家的眼睛》展(John Szarkowski, MOMA, The Photographer’s Eye) 让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尘埃落定。实际上“photography”(摄影)这个词的原意就是“光画”,它一开始就是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面世,这使100多年“关于摄影是不是艺术”的争论显得荒唐可笑。
纪实摄影、新闻摄影和街拍往往更注重对事件的记录和画面内涵,而对画面的美感反而没有那么高的要求。
今天小编就要为您解说一些不适用三分法构图,而应当使用中央构图的拍摄场景,帮助您跳出三分误区,重拾中央构图。
如果画面景物较少,而主体所占画面比例较大时,一般要放在画面中央,保持画面整体的平衡性。 使用三分法构图时,画面的右半边空空荡荡,而左半边有一个巨大的主体,画面显得很不平衡,看起来不大舒服。 对构图稍有了解的人,都对三分法耳熟能详。三分法是最简洁有效,而适用性最广的构图法,一般有以下两种应用形式: 清末小足女子肖像 手工上色蛋白照片 如果你拍摄的是具有对称美感的物体,用中央构图吧。 把需要记录的事件、人物放大居中,引起观众注意力的同时尽可能记录主体周边的环境细节,这是新闻纪实摄影最常用的处理方式。 当然,我并不是说画面较空就不能使用三分法构图,而非得用中央构图不可。
1. 画面空,主体大
?
由于三分法是如此有效而常用,对很多人而言,三分法已经成了构图首选,成了拍摄照片时的一种习惯,甚至是本能。
例如,当水面极为平静,如同镜面时,使用中央构图,将水面放在画面正中,虚影和实体遥相呼应,对称之美发挥得淋淋尽致。
我们以一个主题,“蓝天中的一个热气球” 作为例子。当气球所占画面比例大,而画面缺乏其他景物时,采用中央构图效果如下:
第一,横竖各两条直线以 “井” 字型排布,将画面分为九等分,“井” 字型的四个交叉点是画面最吸引人之处,应将主体布在交叉点上。
当景物具有对称之美的时候,中央构图比三分法构图更为适合。 第二,当画面中出现地平线,水平面时,尽量将其放在画面上下三分之一高度处,有选择地重点突出天空或地面,而不要放在画面中央。避免画面呆板。 主体较大,但画面另一侧存在其他景物,画面整体也能达到某种程度上的 “平衡”。
在摄影艺术的领域中,没有万灵药。不要过于迷信三分法构图,不要让它禁锢了你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以上是最常见的三个用中央构图比用三分法构图效果好的拍摄场景,大家在碰到这样的情况时,请优先考虑中央构图。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画面的平衡感,我们必须采用中央构图,否则画面会严重失衡,看着很别扭。
在构图时我们不仅要考虑应当把主体放在哪个位置,还要考虑画面整体布局的平衡性。
这种情况下如果非要套用三分法构图,画面反而没那么美了。
而采用三分法构图,效果如下: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近日,2024至2025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
在影视制作、表演现场、综艺录制等高度协作的专业领域,无线通信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2024新国货CoolTop100品牌榜”报告及榜单,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