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影楼摄影 >摄影器材 >2019拍照路上避免不了的迷之心态,我们要换种思维

摄影器材 2019拍照路上避免不了的迷之心态,我们要换种思维

文章来源:段两刻   我要投稿  

乍一看这好像没什么毛病,毕竟在装备竞赛方面,各商家也都会不遗余力以像素作为一个竞争指标,不断推出更高的噱头来吸引消费者。

可能对于那些专业摄影师来说,高像素意味着可以打印更大幅面的海报,所以很必要。但是对于很多一般的家用用户来说,他们大多时候都仅仅只是在屏幕上观看照片,或者打印出不超过A4幅面大小的照片。事实上,用肉眼很难区分1600万和4000万像素的区别。

很多手机都有2000万像素了,真的有800万像素的手机拍出来的效果好吗?

更多只是心理作用,说出来也不过是个噱头罢了。

4、光圈越小画质越好

PaulSkorupskas 摄 (来源Unsplash)

不同的光圈对于图像质量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是最大或者最小的光圈都不能提供最清晰的画质,很有可能会拍出看起来很“肉”的画面。

如果你倾向于在拍摄时使用小光圈(对于风景摄影师来说),那么你就不得不注意镜头的衍射现象,衍射是一种波,就像一圈一圈的水波纹那样。

对于摄影来说,在光圈收缩过小的情况下,光线的最小分辨率尺寸可能会大于像素的尺寸,这就导致了即使我们有很高的像素,也不会取得非常锐利的画面。

因此,虽然你想要更宽的景深,更长时间的曝光,使用f/22或者f/16时的画面不如用f/11时的画面清晰。

你可以试着在每个光圈都拍一张照片,然后看看你能够接受的最合适光圈。

5、全手动挡更专业

FedericoBottos  摄 (来源Unsplash)

使用A档,让机器去决定该使用多少快门,这样在看到想要拍摄的画面的时候能够用极快的速度去构图对焦以及拍摄。

除非是那些创造性的画面需要设置不同的光圈快门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否则什么都使用手动挡真的没有必要。

但是你要学会使用全手动,只有掌握了手动,才能得心应手去转换设置,以便拍出你想要的效果。




拍照很简单,无非也就是一个曝光的过程,但是想要拍的好就要牵涉到很多的学问。我们总感觉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也可能是因为我们的理论知识还没有那么扎实,所以拍不出那么理想的画面。

当你困惑时,试着往别的方面去思考,会不会可能更好?

1、后期就是罪,就像造假一样

DomenicoLoia 摄 (来源Unsplash)

后期要分两种。第一种是简单的调色,在我看来这其实应该是属于摄影的一部分,是包括在前期准备,中期拍摄,后期调整中的一整套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是为了让我们拍下来的画面的表现更接近我们内心所想。

有些人说不喜欢调色,说那样就改变了相机的本意。可是你知道吗,不管是胶片摄影还是数码摄影,你所看到的出来的影像都是已经被调整过的了。对于胶片摄影来说,药水的配置,冲洗的流程以及扫描仪器的摄影器材设置都决定着出片的效果,而那些胶片时代的大师无一不是暗房处理的大师。而数码摄影所直出的jpg,本来就是已经被相机内置的软件所优化过。

对于影像来说,根本就没有所谓的直出,说喜欢直出的人不过是因为他们太懒。

第二种就是改图。改图就并不仅属于拍照的范畴,而更多的属于创作范围。有些人就是Ps功力了得,用软件做出自己想要的效果,添加上自己的奇思妙想,制作那些超现实主义的作品。就像绘画雕塑那样,能说有错吗?当然不能。

摄影技巧2、完美的曝光

JenuPrasad 摄 (来源Unsplash)

每个人都在追求完美曝光的路上踩过坑,他们想要追求最精准的曝光,他们认为每一个画面一定都会有一个最准确、最佳的曝光值,甚至拍出来的照片稍微过曝或欠曝了一点儿都得删掉了重拍。

可是哪儿有完美曝光啊?所谓的完美曝光更多的是一种视觉体验,而这种体验更是因人而异,在每个人看来都是不一样的。

稍微过曝的照片,可能看起来会更加明亮,也更赏心悦目。

而稍微欠曝的照片,则色彩饱和度更高,层次感反而更加丰富。

并且由于我们每台相机所使用的感光元件(各种品牌的胶片,各家的CMOS)的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参数所拍出来的效果也是绝对不一样的。

3、像素越高就越好

Storyteller 摄 (来源Unsplash)

官方微博:@全影网 https://weibo.com/7192com

官方微信:想在手机上获取最新鲜资讯吗?添加全影网官方微信:www7192com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观点、图片、文字、视频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果本站有涉及侵犯您的版权、著作权、肖像权的内容,请联系我们(0536-8337192),我们会立即审核并处理。

我要评论

当前已有loading...个参与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名企招聘

人才求职

婚纱摄影

人才网X 关闭

扫描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