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晨报、重庆晨网稿件外,本文为网站转载稿件,内容与重庆晨报见报稿件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重庆晨网记者 周意立 3月30日18:15报道)“不好意思,我们排期已经到明年1月了。如果你不愿意等,我们建议你换个地方去照。”30日,市民王小姐想咨询江北某摄影工作室的相关情况,打进电话后却得到了这样的回复。
<--广告-画中画-->
<--广告-10字文字链
·
·
·
·
·
·
-->
真的有这样火爆么?重庆晨报记者随后也电话联系到本市多家摄影工作室,不少知名的工作室都表示,排期已经非常“紧”,甚至有工作室已经选择“不接单”,因为确实忙不过来,为了保证质量,只能选择放弃接单。
而据了解,目前消费者在选择拍摄照片时都会犹豫到底是影楼好还是工作室更有特色,选择后者的也越来越多,因为在摄影工作室不仅能够体现出个性,价格相对来说也比一些大型影楼便宜不少。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特色可能是大家所追求的,但如果说便宜,则不一定。
预约要到明年 选周末还得等更久
位于江北区步行街一栋写字楼的某摄影工作室只接女性顾客,因为这家工作室专门照女士“私密照”和“孕味照”,不适合男性顾客前往“观摩”。30日,记者致电该工作室被告知,目前已经没有了档期,如果选择现在下订单,则要排到明年1月后才能完成摄影。
“周末需要更长时间。”工作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每周休息一天,所以周六是最打挤的,因此排期也就更远了。她表示,从目前的排期表来看,如果平日确实没有时间,只能在周末去工作室完成摄影的话,最早的时间在明年2月8日,不过由于2月8日还处在明年的春节期间,时间可能还得往后延。
该工作室表示,为了保证每张照片都能让顾客满意,他们一直选择的是一对一的拍摄模式,这也是为什么许多顾客都选择工作室的原因之一。正式因为这种模式,使得每位顾客所订套餐的拍摄时间都在5~7个小时,差不多每个摄影师一天只能拍一组照片,从而导致排期很紧,新订单只能靠后。
“不能插队的。”当记者问出这个问题时,对方表示不能插队,因为在他们工作室下单后需要预付部分款项,但这部分款项是不能退的,只能转给朋友,而转让的订单则是与档期一起转的,所以档期是没有空隙的。不过她也表示,顾客可以先把日期排着,因为时不时会有顾客更改档期,这样的话,工作室便会通知后订的顾客,是否原因提前照相。
同样地,位于杨家坪的一家摄影工作室的排期也已经到了明年,周末的档期更是到了明年4月,“我们的摄影师只有几位,都是排得满满的。如果选‘首席’,时间还要往后排。”而由于档期太紧,他们表示目前已经暂时不接单,因为按照“老板”的意思,等目前的档期全部照完后,会让所有工作人员放个假,休整后再继续工作。
像这样的工作室,在记者的电话询问里还有许多,不过一些刚刚起步的工作室的档期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但也都需要等上数周。
选片、拿片还得等不短时间
即使终于等到预约的摄影时间,完成摄影后,在一些工作室预订摄影的消费者还得等,“一个半月后可以来选片,然后我们进行后期制作,做好了再通知你们。”这是记者了解到的大多数工作室的做法。
为何摄影完成后还需要1个多月的等待呢?一家工作室的工作人员表示,在摄影工作室里,除了几位摄影师,大部分工作人员的工作是“修片”,也就是对照片进行后期制作。“之所以大家选工作室照相,不仅是摄影师的功劳,修片也是重要环节。”该工作人员表示,工作室的修片过程很漫长,首先要从摄影师一组多达数千张的照片中挑选出较好的照片,再通过软件进行精修,耗时较长,一些修片的工作人员一天最多能做几十张照片就不错了,“我们不是流水作业,要的是精益求精。”
在杨家坪一家摄影工作室,记者被告知选片时间是摄影完成后的两个月,如果非常急,则需要加200元,但也只能提前一个月。
在一个月后,当消费者被通知去选片完成之后,便进入到后期制作。这一过程主要是打印相片和装册等。“我们的照片都是交给专门的照片打印公司,一些顾客的要求尺寸还得交给外地公司才能完成。而‘卡米拉’的制作,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记者了解到,看似简单的打印照片过程,实际上也需要等上不短的时间,在一些比较繁忙的工作室,这一过程甚至长达1~2个月。
市民杨小姐告诉重庆晨报记者,她曾经在市内一家知名的工作室拍摄了一组照片,从完成拍摄到最后拿到照片,她等了近4个月。
工作室为什么这么火?
不过,与工作室的火爆不同的是,记者昨日电话联系到市内部分影楼,许多都表示可以尽快安排摄影,最长也就在4~5个月便可以完成拍摄,而最后拿到照片也在15天~3个月而已。
为什么工作室会这样火呢?它到底与婚纱影楼有怎样的不同,尽管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受到“刁难”依然能够吸引到如此多的人前往下单?一位在行业里有着近15年的工作经验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道出了原委:一个是中规中矩,一个是是特色鲜明。这是二者最大的区别。不过,他也认为,在实际的选择中,不存在影楼一定比工作室好,或者工作室一定比影楼好。因为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要,或者要求的重点不同,最后的选择自然也是不同的。
该业内人士表示,在影楼里,许多人都认为是风格偏向传统、规矩、模式化。不过实际上在影楼里摄影师和造型师经验非常丰富,他们知道什么角度、摆什么姿势拍出来的效果会比较好看,拍出来的作品一般不会让消费者失望。病情随着人们满足的需求,影楼的风格也逐渐多样化,可供选择也不会太局限于单调的风格。
同样的,工作室强调个性,“目前韩式的,小清新的照相模式都受到消费者的喜欢。”他表示,相对于影楼的固定模式,可变性是工作室最大的特点。比如影楼的婚纱就没有工作室更新得快,让消费者能够体验到最新的感受。
而在消费上,工作室更显个性,“比如对脸部化妆有帮助的‘安瓶’,在影楼可能需要100元,由于市场价格相对要低一些,工作室也允许消费者自己购买。”同样的,在一些工作室会主动让消费者自己提供衣物,这样更显消费者自己的个性。
选择工作室有风险么?
与大型影楼相比,工作室的流动性较大。2011年,重庆晨报便曾报道过一条新闻:重庆一家影像工作室负责人被指携款逃跑,该事件涉及1600多名团购网友,多张写真底片下落不明。
这样的情况在现实中是存在的,特别是在某些团购领域。而在普通消费中,也有不少人会遇到“陷阱”。
“一般来说,工作室摄影套装的价格要低于影楼。”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本市影楼的负责人向重庆晨报记者表示,报价低并不一定最后的成交价格低。
该人士表示,在摄影工作室消费的顾客,最初都会选择“套系”,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造型定价不同,这与影楼是一样的。但一些消费者没有注意到,除了套系内容不同外,最后获得的照片张数也不同,如果需要更多照片,则需要消费者自己买单,价格不菲。
记者随后在江北一家摄影工作室的报价单上看到,他们提供包括1280、1880以及2888、4888等多个系列,除了造型不同以外,最大的区别则在最后消费者获得的照片数量上,最低档的套系只能获得10几张照片,最高的也不过数十张。“如果需要增加照片,每张的价格是70元。”而据记者了解,一般消费者的一组照片中,摄影师最多可以找出数千张照片来。
同样在另一家工作室的介绍中,在3680元的婚纱套餐里,仅有40张照片,如果超出这一相片数,消费者则需要为多出的每张照片付出40元的代价。而如果消费者希望获得打印出来的照片或“卡米拉”形式的照片,则要付出更多。
“这也是工作室获利的主要方向,当然影楼现在也差不多,已经是行业潜规则了。”该人士透露,工作室的摄影师的收入颇丰,主要靠照片张数提成,因此在摄影过程中,他们总喜欢让消费者多照点,以期自己收入的增加。最终消费者大多会选上不同数量的照片,一些最后的消费价格甚至是天价。
不过,该人士也表示,目前大多数工作室都会提前告知消费者相关情况,不会在消费过程中“乱来”,但消费者最好选择信誉较好的工作室和影楼,以免碰到不必要的麻烦。[PageNext]
春暖花开,影像达人又背上“长枪短炮”蜂拥出门了,打算用手中的数码相机和DV,将春色留住。这个春天,影像达人们可以有不一样的影像体验。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一个相机的镜头,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款长得像个镜头一样的东西,其实是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一位毕业生设计的概念相机Iris。
外形大小都像镜头的Iris,功能上也与众不同,它能透过人的视线分析要拍摄的景象,拍摄出跟眼睛看到的一模一样的场景,而且相机的所有动作都通过眼睛完成操作。整部相机就好像一只镜头,拍摄者从“镜头”中看过去,利用眼睛改变相机焦点,张开/眯起眼睛完成变焦,最后用眨眼完成拍摄。

别以为这是个拆下镜头的数码相机,和我们常见的相机不同,这台由西雅图Artefact工作室设计的前卫的数码相机,机身与镜头本身就是分离的,不过这并不影响拍摄。
镜头捕捉到的图像通过无线方式实时地与机身交互,并同步地显示在大屏上,你可以在机身上遥控镜头完成对焦、拍摄等操作。机身还能够上网,将图片上传。
热衷影像乐趣的同时,能否保持更持续的电力也一直困扰影像爱好者。手机可以用移动电源,数码相机和DV呢?JVC最新推出了一系列新型数码摄像机,其中JY-HM85配备了双节电池底座。这项革命性的新功能可使拍摄一直延续到最后。双节电池底座不仅只提供双倍的录制时间,还支持热插拔,能在不中断录制的情况下更换电池。这项独有的摄像机电池创新技术,为影像爱好者连续拍摄提供了不间断的电力。

EOS推出了史上最小的数码单反,不过你要是看到Chobi Mini,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袖珍。
这款相机只有4.4厘米长,不到3厘米宽,厚度只有1厘米多一点,和一块普通橡皮大小差不多,重量也只有14克,放在掌心,轻若无物。别看袖珍,拍摄功能一样不少,不过因为太过小巧,手指粗大的男性朋友估计会很不好操作。

佳能的EOS系列数码单反相机一直是专业摄影人士的最爱,既然是专业装备,大而重自然成为人们对EOS固有的印象,现在,史上最小的EOS数码单反相机100D出现了,在凝聚了EOS系列专业性能的同时,机身却是非常小巧,仅比普通的小型数码相机大一点,更加适合每天随身使用。在EOS 100D亮相的同时,在“一直拍,一直美,黑夜也出色”的口号下,一系列新的佳能数码相机也一同登场,让你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拍出美的照片,感受拍照乐趣。[PageNext]
——记省书法协会会员、宝泉岭农场文联美术协会主席赵文泉

赵文泉和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在一起。
他很忙,以至于约访三次都未能见到他本人。
他才华横溢,美术、摄影、书法都很拿手,还屡屡获得了国内很多奖项。
他执著认真,央视书画频道曾关注他的一系列反映现代化大农业摄影作品,专题报道了宝泉岭农场这个“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摄影之乡”。
今天,让我们走近赵文泉,听听这位基层文化工作者的故事。
书画情缘源自知青熏陶
赵文泉1960年生人,十五六岁时赵文泉对书画就有了一种浓厚的兴趣。当时有个叫张连珠的北京画家在宝泉岭农场做知青,在文化宫从事美术教学工作。赵文泉就经常跑到文化宫去和他学习美术。另一位转业老官兵赵斌当时正担任文化宫的美工,赵文泉便跟他拜了师,经常跟他学习国画。赵文泉说,当时,这两位老师在美术上对他启蒙和培养兴趣起到了关键作用。
1979年,大批知青开始返城,宝泉岭农场的很多知青教师大批回到了城里,急需一批教师。赵文泉因为常年积累的美术功底,在招聘美术教师的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毫无悬念地成了一名美术教师,教师生涯一晃就是10年。1983年,他还参加了鹤岗市教育学院美术大专班,专业系统地学习了美术知识。而书法和摄影作为美术专业知识的延伸和一种兴趣爱好,也一直伴随着赵文泉的生活。1994年,赵文泉转到宝泉岭农场机关工作,担任群众职工文化的组织工作。
精彩作品背后有苦有甜
摄影,成了他展示农场建设发展和施展个人能力的又一平台。
一次五一期间,赵文泉和几名摄友到黑龙江江边去拍摄春暖开江的画面。几个人在一个叫金满屯的地方拍摄日出和江面。赵文泉站在江边一块大冰块上认真拍摄,没想到冰块松动落了下来,他一脚踩空跌到了低处三米的冰层,右腿正好卡进了一个冰夹缝里,造成右腿腓骨骨折,韧带拉伤,拄着双拐休养了3个月。赵文泉说,当时只顾着拍摄开江“跑冰排”的画面,摔倒之后也不知道自己骨折了,当时摔倒的地方连冰带水的,他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湿透了,幸亏摄友把他从江里捞了上来,他马上在附近太平沟买了一身衣服换上,又回到拍摄地继续拍摄。回家过了几天之后,赵文泉感觉右腿疼得不行,到医院检查才知道摔得那么严重。
每次为了拍摄出好的作品,不管多苦多累,赵文泉都乐此不疲。一张张精彩的摄影作品,一幅幅展现现代化大农业和家乡风光的参展摄影作品的背后,有多少类似的汗水和难忘故事。
2011年,省农垦总局在北京文化宫举办的一次“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摄影展——摄影暨北大荒少儿版画展”中,赵文泉担任了少儿版画作品的指导、创作、审定、作品装裱、运输,参展事宜等一系列活动。当时的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原国务院副秘书长由权、表演艺术家濮存昕、第一代老版画家李琦等人都参加了展览,展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得知了展出结果,赵文泉感觉特别高兴,准备过程中的苦和累在那一刻仿佛都烟消云散了。
辛勤耕耘结出硕果
赵文泉有几个工作室,其中有间独立的画室叫做“子午画廊”。这里是他每天练习国画书法、琢磨摄影作品的地方。这些年,赵文泉尤其钟爱冰雪和山水的绘画。赵文泉说,他从1988年起,就坚持着5点多到画廊练习,从未间断。
作为宝泉岭工会副主席的赵文泉,组织职工群众文化生活也是工作的重点。在总局举办的连续9届职工摄影展中,赵文泉作为组织者,经常组织人员户外采风和创作,他的摄影作品每一次都在摄影展中入围多片。2008年,在全国三农摄影展中,一组名叫《黑土铁甲》的反映农业机械作业场面的摄影作品入围参展,这组摄影作品用过去和现在对比的方式,反映了农业机械变化对农业带来的翻天覆地的成就。这组作品展出后,北大荒农业频道的一组《文化周刊》栏目还特意以《大荒神韵》为题介绍了文化人才赵文泉。
这些年,赵文泉组织、参与农场、分局、总局、周边市县美术书法摄影30余次,在《中国农垦》等报刊发表作品40余幅。还获得了农垦水利杯美术书法金奖、农垦首届职工美术书法摄影展一等奖、农垦庆祝建国55周年美术书法摄影比赛银奖、摄影作品入选了省23届摄影、省庆祝建国50周年成果展银奖,全国三农摄影图片展被农业博物馆收藏。
这就是赵文泉,一个用画笔展现着家乡的美景,用相机展示着机械化大农业的风姿,用执著和热情工作在第一线的朴素工作者。